宝塔山下 鱼水情深

  文∣付艳雨 崔延梅

  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地,也是拥政爱民、拥军优属运动的发祥地。

  70多年前,毛泽东在枣园的窑洞里为党中央起草了《开展根据地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党内指示,明确把双拥作为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重大准则。这种坚如磐石的军民关系,在战争年代中,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谱写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光辉篇章。

  70多年来,在巍巍宝塔山下,在滚滚延河水旁,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军民融合情怀,一个个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依然在这里火热上演。

  拥军这件事越干越有劲

  做一件事容易,坚持做一件事却很难。但拥军这件事,黄陵军嫂师燕一干就是30余年,而且越干越起劲。

  “很多战士还不到20岁,早早就离开父母参军报国,他们就像我的兄弟、我的孩子一样,不由得想去关心。”对于军人,师燕总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30多年来,每逢“八一”建军节,她都会自己掏钱,为每位黄陵驻军战士送一份慰问品,鞋垫、背心、床单、皮手套、雨伞……礼物也许不贵重,但从未间断。

  每逢传统节日,师燕首先想到的就是战士,为他们包饺子、包粽子、送月饼。特别是每年除夕夜,师燕一家总要提前吃年夜饭,然后匆忙赶往军营给战士们包饺子,陪他们一起过年。

  2018年,黄陵驻军某中队的一位战士在训练时发生意外,腿部骨折,走路成了问题。为了不影响战友们的训练进度,他谢绝了大伙轮流照顾的好意,自己一个人留在宿舍里硬撑着。

  “到嫂子家里来,嫂子照顾你!”得知情况后,师燕的语气十分坚定,容不得半点推辞。

  在和中队领导沟通后,师燕把战士接到自己家中。整整两个月,洗衣、做饭、理发、倒便盆,她没说过一个累字,直至战士彻底康复。

  为了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师燕还注册成立了“红嫂拥军志愿者协会”,先后组织50多名红嫂,举办各种演出40多场,与战士联欢演出20场,把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送到了战士们的心里。

  在延安,像师燕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

  洛川县退役老兵赵剑波,15年来坚持给部队送苹果,足迹遍及15个驻地部队,把苹果送到12万名官兵,1000余名老红军、老战士手中;

  宝塔双拥幼儿园园长刘晓丽积极努力,10多年来,为驻延部队官兵、职工子女减免学费50余万元;

  延运集团通达出租车公司成立了延安首个由退役军人驾驶员组成的“老兵车队”,对现役军人在市区内乘坐出租车予以免费;

  志丹宏丽光电公司牵头成立志丹县民营企业拥军优属协会,慰问困难优抚对象400人,累计慰问资金18万元,招聘录用了30多名优抚对象;

  延安爱国拥军协会成立不到两年,已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开展拥军活动20余次,为驻军发放慰问品20多万元;

  ……

  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牛永红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地方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延安市广大群众、民营企业、拥军协会、宗教团体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他们满怀对国防和军队的真挚情感,以不同形式爱军拥军,构筑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局面,构建起支撑前方将士投身强军事业的后方长城。”

  让军人军属放心我们才安心

  “昨晚12点下班,欣闻您在百忙之中看望家父,内心十分激动和自豪……回顾援鄂抗疫工作来的每一天,时时能感受到来自家乡各级领导和亲戚、朋友们的关怀和慰问,让我内心万分激动……”这是奋战在武汉火神山抗疫一线的子长市籍军人南岩东,在忙完手术后抽空给子长市委书记雷兴平发来的一则感谢短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南岩东第一时间驰援武汉。3月12日,雷兴平专程来到南岩东的老家,看望慰问其亲属。

  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军人军属,已经成为延安自上而下的共识。

  近年来,延安高度重视拥军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座谈会和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工作协调会,主动为驻延部队解决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军人“三后”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相继出台了专项解决方案和优待政策,在照顾军属、军人子女入学、看病就医、涉军维权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消除军人的后顾之忧。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四年来,延安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2.56亿元,支持部队营房建设,修建、硬化道路、改善基础设施。共为驻军部队解决各类困难63件,安置转业军官81人,接收退役士兵660人,安置率100%,协调调动安置随军家属12名,货币化安置随军家属30人,随军家属安置率100%,对77名军人子女入学给予优待。

  永远坚守的精神高地

  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驻守在南泥湾腹地,中队自1947年创建以来,先后历经数次改编,虽然所处时代、环境和编制、任务一直在变,但官兵传承南泥湾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这片精神高地。

  南泥湾红色教育资源丰富,该中队精心挑选人员,组建3个学雷锋小组,利用周末假日深入红色景区开展义务讲解。距离该中队800米远,住着瓦子街战役时牺牲的老红军尹长发的遗属,中队官兵精心照顾,帮助老红军遗属安度晚年。

  2016年2月,驻地突发山林大火,该中队官兵奋战9个小时,救出被困群众6人,保护森林面积200余亩。三年来,该中队先后参与处突维稳、抢险救灾、安全保卫等重大临时性任务27起。

  像执勤一中队一样实实在在为当地群众办好事的故事,在延安还有很多。

  2013年7月初,延安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持续性强降雨,安塞区部分村庄受灾。武警安塞中队紧急出动20余名官兵,担负水库堤坝稳固任务。防洪堤出现裂缝、渗水、坍塌,极有可能漫堤、溃堤,参战官兵连续奋战近24小时,搬运沙袋泥袋5000余袋,修筑子堤100余米,加固河堤1公里,成功排除了险情。

202008110935.png

军民共同参与抗洪抢险救灾

  2017年12月4日,在甘泉县崂山乡湫沿山,有人从山崖坠落,情况万分紧急。接到报警后,宝塔区消防中队的7名指战员立即驱车赶赴现场增援。被困群众位于悬崖底部,近乎直立的悬崖让人无从下脚。时间已近下半夜,温度降至零下10摄氏度,中队指战员依然坚持下至悬崖底部救援被困人员,经过6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成功将被困群众救出。

  ……

  如今,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捐资助学的活动中,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随处活跃着驻延部队官兵们的身影。他们用真情和汗水回报第二故乡,赢得了延安人民的衷心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