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人民警察?

  编者按:警察队伍中有很多退役军人。服役时,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捍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退役后,他们忠诚不移、作风不改。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他们是怎样做好角色转变的?本期邀请了几位过来人谈谈经验体会。

1 基层民警,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

  屈国杰:1988年入伍,1989年入党,2001年转业进入公安机关,先后在刑警队、派出所工作多年,现在商丘市公安局梁园分局扫黑办工作。

  一个看清世界的平台

  2001年,我从部队转业,在家乡这座小城里,有市人大、公检法、国税局等单位可以争取。经过慎重考虑,我通过选拔考试,被公安机关录取,成为一名基层公安民警。

  其实,当一名公安民警是我多年的梦想。脱下军装,制服情结仍在,庄严威武的藏蓝色警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公安机关是准军事化管理,与部队有颇多相似之处,是许多退役军人的首选。在不少地方的公安机关,退役军人和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几乎各占半壁江山。

  从警后,我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在一线处理各种案件和矛盾纠纷。值班一天24小时,要处理各类警情至少二三十起。接警内容五花八门,从被盗、被骗、被打,到各类求助,加上平常办案、调解、追逃、强戒、群体性事件、非正常死亡,以及安保活动,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不过,每天忙忙碌碌,过得非常充实。有人说在基层派出所干一年,见过的世面相当于平常人半辈子,此言不虚。通过警察这个工作平台,你会把这纷扰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挑战自己,做好当警察的准备

  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就要做好经济上、身份上、心理上等各种准备。基层民警承担着繁杂的工作任务,因为有警衔工资、绩效考核等,工资收入与一般公务员相比稍高,但与高收入行业相比,福利待遇不算高。另外,公安机关人多职位少。一个县级公安机关有几百人,局长才是正科级实职,派出所所长高配才能到副科级。想当警察,在职务上也不宜有太高的期待。

  还有,选择从警要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心扑到工作上,应对随时加班、随时发生的案件,你可能会是一位优秀的警察,但不一定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

  还有一点,那就是安全风险。大多警察是在基层从事治安、交通管理等工作,与各种违法犯罪人员面对面打交道。现在执法环境错综复杂,社会对公安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内部工作标准越来越严。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保护好自己,就要严格依法办事。我就是从问笔录开始的,一步步学习办案流程,一遍遍查找问题的症结,直到把各种重点问到位、老民警找不出瑕疵才满意。程序合法对我们也是一种保护。

  有的战友存在畏难情绪,不能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不想制作问话笔录,甚至不会使用网上执法系统。当警察不会办案,这与当老师不会授课、当医生不会看病一样,会让我们在工作中十分被动。

  此外,要当好人民警察,既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工作中会有战友、老乡来找你,或帮忙办事,或说情疏通。有的事情看似不大,但如果顾及情面,一不小心就可能触及法律红线,甚至沦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亲爱的战友们,欢迎你加入警队!

2 十年从警,走好转型之路

  王政昱:1998年9月入伍,2010年转业,现任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某派出所二级警长。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获得三等功3次、嘉奖2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4次。

  我当民警这些年

  我转业时,并没有想过要进公安系统。但由于当年安置情况比较特殊,我阴差阳错成了一名民警。刚开始,我被安排到了巡防岗位,通俗点讲就是老百姓口中的“110”。每天日常工作就是巡逻出警,可谓是“随身七小件(警用装备),出门一辆车。忙时跟着警情跑,闲时围着马路绕。”

  辖区地广人稠,是全市有名的重难点地区。所幸,我在转业前就通过了司法考试,对法律问题也有兴趣,平时努力钻研业务,所以比较快地进入了状态。地方工作的要求和部队有很大不同,但有了部队打下的坚实基础,总体而言做起来并不算困难。

  2014年6月,派出所原先的内勤休产假。由于我在部队干过很长时间政工,平时也爱写写画画,领导就征求我意见,问我是否可以顶替。当时临近南京青奥会,单位的战时政工、内外宣传、情况报送等任务繁重。熟悉的同志私下提醒,此时内勤工作正在难度高峰,没必要去挑这副重担子。但我毕竟在部队这么多年,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块砖”精神没有丢。就这样我放下了“七小件”,拿起了笔杆子。

  几年下来,我撰写的调研文章和理论研究成果,先后获得30余个奖项,十多次受邀参加公安部刑侦局、江苏省法学会、公安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组织的学术交流。我也被江苏警官学院聘为兼职教官,每年承担1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还先后被江苏省发改委、南京市警察协会聘为特约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分会理事。

  给退役战友的建议

  要不要进入公安系统,需综合考虑。对于新的职业规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和期待。就如同童话故事《小马过河》,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除了政策法规的条条框框之外,要科学比对各种条件、资源作出规划。退役战友最好是根据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实际需求等进行综合考量,不要人云亦云、削足适履。

  警察职业虽辛苦,我却很快找到了归属感。进入这个队伍后,我发现公安系统军转干部很多,有的基层单位差不多一半是军转干部。特别是很多本地部队的战友,在部队时就已经认识。大家相互熟悉便于沟通,工作生活氛围相对也比较融洽。

  公安系统体系较大,岗位丰富,能为具有特长的同志提供机会。我认识的一位同年转业的飞行员战友,被对口调整到警航支队。一位喜好文物收藏的战友,现在成为当地打击文物犯罪的专家能手。还有一位杭州战友,结合工作助力“等着你”寻亲公益,产生了良好的法律与社会效益。几年来,已经帮助3000余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表彰。


  链接

退役军人警察有话说

  申永会:分工不同 使命依然

  去年,我离开部队进入公安队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参加了市局机关党员突击队,在有疫情确诊的小区执勤,充分感受到了人民警察的责任。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任务主要是对外;警察的使命是维护社会秩序,打击不法犯罪,确保人民的合法权益,任务主要是对内。二者分工不同,但有很多相似之处,退役军人能够很快适应和担当起人民警察职责。

  董华:“橄榄绿”“藏青蓝”,都是为人民服务

  部队相对封闭,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公安队伍就不一样,看到各种新鲜的人和事,刚开始我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处理。跟在老民警后面边学边想:“如果这些事再发生一次,我该如何处理?”如今,从刚退役时的不适应,到娴熟地处理案件,我从一个外行逐渐学会处理老百姓的各种纠纷。不管是“橄榄绿”还是“藏青蓝”,为人民服务、保一方平安才是第一大事。

  朱洪葵:当警察有上前线的感觉

  退役后,我在派出所社区岗位工作,曾经带协管员铺过路,帮漏水家庭修过水管,也曾在风雨之夜从30多公里外的家赶到派出所,为的是提醒辖区居民在台风来临之前关好门窗。说心里话,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当兵的时候,很遗憾没有机会上前线作战。退役后,在调解当中、在走访路上、在案发现场,我居然有了上前线的感觉。我要脚踏实地工作,争取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