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退役军人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越来越多退役军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振兴乡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话题讨论,我们邀请4位嘉宾,就如何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助力脱贫攻坚这一话题各抒己见。
主持人:本刊记者 胡琳
嘉宾:
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孙拥辉
湖南省娄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创业科科长 王志军
中共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干部(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柳池村第一书记) 田海堂
四川省广元市军休干部休养所干部(曾任广元市旺苍县普济镇大池村第一书记) 温兵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退役军人有哪些优势?
孙拥辉:贵州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比例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省区之一,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发现,退役军人是一支非常重要的依靠力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退役军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普遍对退役军人有天然的信任感,有利于退役军人在决战脱贫攻坚中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
退役军人有敢闯敢试的精神。退役军人经过部队的锤炼,敢闯敢试,能够带领群众在脱贫攻坚中闯出新路子。
退役军人有攻坚克难的品质。如今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特别需要退役军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他们善于啃硬骨头、打硬仗,能够带领群众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
退役军人有精准作战的拼劲。军人最讲究精准作战,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退役军人参与脱贫攻坚,能更好地运用扶贫政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王志军:经过部队锤炼,广大退役军人讲政治、讲奉献、讲团结,特别在脱贫攻坚战中,要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优势来开展工作。
要发挥他们敢于吃苦、永不言败的优势。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了最后的关键期,正是最吃劲儿的时候。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没有决战决胜的决心,是很难取得胜利的。在军人眼中,没有打不赢的战争,将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交给退役军人来啃,无疑是用对了人。
要发挥他们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优势。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全局一盘棋思想,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退役军人将雷厉风行和团结协作的风气带到脱贫攻坚中来,定能摧城拔寨取得胜利。
要发挥他们意志坚定、勇于进取的优势。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退役军人既有听党指挥、能打胜仗、意志坚定的光荣传统,又有讲究实际、敢于较真、勇于进取的求实精神,这些都是决战贫困、决胜小康不可或缺的优秀素质。
如何引领广大退役军人投身脱贫攻坚战?
孙拥辉:在引导退役军人参与扶贫攻坚方面,贵州做了一些探索。建立了优秀退役军人信息库,推荐素质过硬的退役军人到基层组织任职。
最近,我们正在制定《关于在优秀退役军人中培塑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的实施意见》,旨在培养和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兵支书”“兵主任”“兵委员”队伍。我们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领:
开展军地联选。加强与部队对接联系,建立起“应征入伍、部队服役、退伍回乡、创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链,以县为单位建立退役军人村干部后备资源库,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到村任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注重系统培育。根据退役军人个人特点和发展需要,定期开办“兵支书”“兵主任”“兵委员”培训班,常态化组织参观荐学、研讨交流,参加学历提升、开展技能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助力作用发挥。安顺市建立了“兵支书”创业孵化基地,在基础设施、贷款融资、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低息贷款、技术培训等政策,鼓励引导“兵支书”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农村产业,增收致富。
严格教育管理。探索建立“兵支书”“兵主任”“兵委员”工作任务责任清单,推行“公开践诺”,给他们压担子、搭梯子,有计划安排他们经受锻炼,促进他们担当作为。
截至目前,贵州村(居)“两委”成员中退役军人有9116人,其中,担任村支书的有2426人,担任村主任的有1266人,广大退役军人在贵州省脱贫攻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王志军:为鼓励退役军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娄底市全面推出退役军人“四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培养、优先任用、优先教育、优先发展,让退役军人“有位有为”。
要引领更多退役军人投身脱贫攻坚一线,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激发退役军人的内生动力。相关单位要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对退役军人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出台激励机制,同时给予关心关爱,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补齐农村基层治理的短板。退役军人在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中认可度较高,群众基础较好。要千方百计将有能力的退役军人安排到乡村治理最前线,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来补齐基层党建虚化与农村人才紧缺的基层治理短板。
加强对农村退役军人的管理。通过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主动对接退役军人,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创业需求,激发退役军人居住在农村、奉献在农村、回报在农村的热情。
田海堂:2017年,我转业到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2018年8月,派驻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柳池村任第一书记至今。只有驻村,才能深刻体会到“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
从我个人驻村工作近两年的实际情况看,鼓励退役军人参与脱贫攻坚,有几方面的问题需引起关注。
组织岗前业务培训。重点开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方面培训,切实提高退役军人在抓基层党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群众工作等方面能力,有效提升帮扶脱贫工作水平。
帮助发展扶贫产业。退役军人对地方工作了解不深,需要上级将扶贫项目进行顶层设计、合理分配,也需要派驻单位当好强有力的“娘家人”,在出政策、引资金、跑订单上鼎力相助。
建立关怀关爱机制。要坚持关心、爱护退役军人,多措并举解决好工作经费、生活补贴等问题。同时对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扶贫典型及时提拔重用,营造干事有平台、成长有空间的良好氛围。
温兵:2014年10月,我来到大池村担任第一书记;今年4月12日,我的任期结束。这5年半的时光里中,有辛酸、有苦楚,有喜悦、有欣慰,更多的是珍惜和感动。作为一名曾经的驻村书记,我认为,要鼓励更多退役军人加入脱贫攻坚战,上级组织应在以下方面给予帮助: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一批退役军人扶贫致富的典型,加大宣传,激励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退役军人服务乡村振兴、参与脱贫攻坚。
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培养帮带,进行基层党务、政策法规、种植养殖技能等培训,帮助退役军人解读扶贫政策,补齐农村技能技术指导的短板,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相关制度。出台奖惩考核、待遇保障、荣誉激励等措施,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退役军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在脱贫攻坚的舞台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