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富清到张贵斌,我们读懂了什么
文∣秦喆
灿烂星空,有的星宿默默燃烧,很久以后,它的光才走进我们视野,成为仰望的坐标。95岁的老英雄张贵斌,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为大众熟知。
战争年代,他转战大半个中国,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屡立战功;和平时期,他不改军人本色,深藏功名,无私奉献,建设家乡。赫赫战功和平凡质朴,在他身上形成巨大反差,又自然融为一体。
英雄无言,是何等崇高的境界;英雄无名,又是多么大的遗憾。细细品味张贵斌的人生故事,不禁让人想起另一位英雄老兵——“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战沙场屡次立战功,卸戎装归乡隐功名。一南一北,张富清与张贵斌,两位相隔千里、年纪相仿的老兵,身上有着太多共同的闪光品质:面对荣誉,他们淡然以对,心中满怀对已故战友的思念和对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感恩……
为何冲锋无畏,解甲无求?张富清如此回答:“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好多都牺牲了。他们才是英雄,才是功臣!我有啥好显摆的……”张贵斌这样说:“相比于牺牲的战友,我很幸福。作为一名党员,对照党章,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些其实不算什么……”
老兵们服役时,是军队栋梁;退役后,是中国脊梁。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家国天下。正是那一颗颗一心报国、无私忘我的心,写就顶天立地的大我人生,推动了强国梦强军梦的实现。这种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名利观,是强国强军的精神火炬;这种任凭岁月磨蚀、初心滚烫依旧的朴实纯粹,应是每个共产党员共同的追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张富清、张贵斌平凡而伟大、普通又高尚的人生故事,完完整整地体现了信仰与坚守、奋斗与奉献的丰富内涵。他们的事迹给人启示:没有平凡的事业,只有平凡的人物,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满怀赤心和信念,从事不平凡的事业。
英雄是革命的火种,没有英雄的引领,个体的力量就难以凝聚;缺少先锋的领路,前行的方向将难以看清。张富清、张贵斌两位老英雄所体现出的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奉献终身的崇高品质,有超越个人和家庭的大爱、有看淡名利和得失的胸襟、有跨越时空和生命的追求,应是新时代退役军人高扬的主旋律。莫道无名,人心是名。超越一己得失的考量,遵从崇高使命的召唤,人人皆可成为他们。
读懂这些,也就读懂了老兵的初心与本色;读懂这些,我们更觉肩头使命如山——让英雄与其他优抚对象受到更多的社会尊崇,我们正在努力,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作者系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