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一群退役军人,他们有啥特殊?

01.png

02.jpg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月4日,人民大会堂迎来20名特殊客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会见了他们,并高度评价他们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鲜活范例。 

  这群客人年龄最小者25岁,最长者78岁,有的身着老式军装、有的身着民族服饰、有的着民航机长服饰、有的身穿警服或海关制服,尽管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退役军人。 

  这群退役军人集体走进人民大会堂,都有啥特殊之处,为何能在此时接受中央领导接见? 

  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提到“要关爱退役军人” 

  南都记者观察到,在今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关爱退役军人”。孙春兰会见期间也提到,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退役军人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设计、亲自部署推动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并在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双拥共建、烈士褒扬、优待抚恤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方向、重点任务、方法路径、组织领导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同时也应该看到,退役军人工作面临的形势很复杂,部分退役军人诉求强烈,上访问题突出。 

  就在过去一个月,他们刚被授予“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此次集结人民大会堂的是这20名“最美退役军人”本人及亲属代表。他们分别是:王启荣、王明礼、王贵武、甘露、刘传健、李志强、吴洪甫、吴惠芳、沈汝波、宋玺、张东堂、张保国、陈源、林上斗、周晓东、郑璐、胡晨、徐文涛、徐申权、谢彬蓉等。其中,已故的沈汝波和胡晨由其亲属代表。 


06.jpg

  报告会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班子成员陪同出席 

  作为退役军人,他们可谓代表着整个退役军人群体的缩影。 他们退役后,有的扎根基层,带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有的立足本职,尽忠职守、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的勇立潮头,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行业翘楚、新时代改革弄潮儿;有的为了替烈士尽孝,把“你为祖国尽忠、我替烈士尽孝”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有的信守承诺、严守纪律,默守国家机密37载。 

  除了接受中央领导接见外,首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他们,还带着一个任务而来,作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把自己的故事与现场700名军地观众分享。 

  陪同他们一起参加报告会的还有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助理、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方永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刘德伟、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 

07.jpg

  孙绍骋提到,广大退役军人曾经作为光荣的“人民子弟兵”,为民族解放、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做出过重要贡献。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民族独立解放和新中国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和平建设时期,他们戍边卫国、牺牲奉献,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了坚强后盾。实践证明,广大退役军人是党和人民培养的优秀儿女,是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讲述

  “最美退役军人”王明礼:无腿也能站得更高更直 

  作为退役军人群体缩影,他们在人民大会堂都说了啥?

08.jpg

“最美退役军人”王明礼发言前敬礼。

  请听听“最美退役军人”王明礼的发言实录:

  战争是残酷的。我就是在者阴山战场,被敌人的炮弹和地雷炸掉了一条左腿,右腿丧失知觉,靠一块钢板支撑着的退役老兵王明礼。我来自贵州,是铜仁市思南县总工会职工,1981年入伍,1985年退役。多年前那场自卫反击战,到今天我还历历在目。那天晚上,天下着大雨,我作为步兵连尖刀班班长,正带领全班坚守阵地,守护着连指挥所。 

  突然,炮弹响了。我拿起步话机就喊:“001,001,我是007,我们的战友受伤了。”连长命令:“马上把他们救下来!”前面就是敌人雷区,对地形地物不熟就得送命。这时候我就想,我是班长,我上! 

  就在我抢救最后一个战友时,敌人的炮弹又轰了过来,一下子引爆了我周边的地雷。爆炸过后,我发现我的左腿,没了。我的急救包全部用在了受伤战友身上,我只好撕下身上的衣服,紧紧勒住左腿,拖着战友一点一点往回爬。那段路虽然只有十几米,却是我一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 

  爬回阵地时,我模模糊糊听到战友们在喊,别让他睡着,他要是睡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战友们在我的口袋里,找到了我上阵地前写的入党申请书,已经被血水染红了。战友们告诉我:“王明礼,你已经被批准火线入党了!” 

  完全醒来时,我看到了屋里的灯光,医生说,我已经昏迷了5天多,休克两次,第一次手术将近20个小时,从我身上取出了一百多块弹片,我的左腿被永远留在了战场上,右腿完全失去知觉,靠一块钢板支撑着。 

  我还记得一次洗伤口的时候,妈妈抱着我的腿哭了。我说:“妈,别哭!我的很多战友,都牺牲在了战场上,我还能活着,多幸福呀!” 

  我的伤残评定为四级,国家给了我相应的优抚待遇,安排在县总工会工作。1986年到1996年十多年间当工会收发员,送信件十多万件无差错。1996年到2007年十多年间,先后担任8个村的第一驻村书记,共帮助驻村贫困群众修水窖58个,解决了驻村贫困群众人畜饮水,修通了致富路60余公里,拔掉了穷根,摘掉了贫困帽子,使他们走上了致富路。在驻村帮扶中,我连续两年被评为铜仁市百佳驻村干部。2007年,我本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还是很贫困,我就想,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做点事。 

  要做事,我必须让自己站起来。于是,我每天坚持拄着两根拐杖,拖着一块钢板,拖着一条10多斤的假肢,不断练习行走。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我终于甩掉双拐,可以自由走动了。这时我坚信,既然在假肢上、钢板上我都能站起来,我就一定能比常人站得更高、站得更直。 

  2007年,我开始带领几个战友,住帐篷,吃干粮,去开荒种茶。没有路,我们就拿着砍刀,一刀一刀砍出路来;没有水,我们就一桶一桶背上去,种了一山的茶树。 

  茶树活了,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没想到,一场雪灾,我们的茶树冻死了,很多战友想打退堂鼓。我跟他们说,以前在战场上我死都不怕,现在这点困难,算什么呢?我们曾经是军人,真正的军人,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如果有,只能是自己。 

  从2007年到2018年,我们经过10多年的打拼,我们的思南富锶“晏茶”品牌的茶山,已经发展到4000多亩,全部为高山、高品质有机茶,不仅吸引了很多企业来投资,还带动了六个国家级贫困村脱贫,摘掉了贫困帽子,带领了邻近村寨4000多农民致富,人均年收入从不足800元到现在增加近万元。我们还建成了退役军人孵化培塑中心,培训了70多名退役军人。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坐着等,度不过难关;伸手要,要不来幸福。我们穿上军装的初心,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作出奉献吗?有谁想到过索取?军人就是奉献,就是牺牲。虽然我们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本色不能变。 

  我不是在这里喊口号,我就是这么做的。8年前,我把大儿子送去当兵,还当上了工兵班长,就在我曾经战斗过的部队;去年,我的小儿子也成了军人。当我们脱下军装回归社会,就要继续发扬军人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当初上战场前的誓言,我依然牢记在心。那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亏。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