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不忘军人初心 永葆党员本色
刘军, 1971年出生,1989年从辽宁省岫岩县应征入伍,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武警支队服役,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退役后,他不忘初心,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永葆军人为国分忧、自强不息、开拓奋进、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主创业,2009年成立了七台河市百达利矿业公司,他亲自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累计为国家纳税3亿多元,仅2017年就纳税4260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七台河市纳税贡献大户,被七台河市政府授予"非公经济纳税贡献企业家"称号。为抓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2012年成立了百达利公司党委,现有党员120人, 2017年被七台河市委评为民营企业党建标兵。多年来,他还积极参与支持当地经济建设、拥军爱民、帮助困难群众和战友就业创业等活动,10年来,累计捐款捐物900余万元,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七台河市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创业模范、七台河市非公企业优秀企业主,荣获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创业奖和七台河市十大杰出青年创业奖。刘军本人先后当选为七台河市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人大财经委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委员。
创业艰难不忘自己是一名军人。退役之初,刘军和众多战友一样,一没创业资金,二没专业特长,为了减轻地方政府安置的压力,他以军人特有的执着勇敢和吃苦耐劳精神,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风险最大、条件最苦的煤矿行业,进行创业。他四处筹借了30万元资金,承包了当时条件最差、长期亏损、无人敢包的红旗镇企业公司六井。他把军人特有的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和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带到煤矿管理全过程。为了节省资金,他在数九寒天里坐着无蓬三轮车亲自购买材料,有时一天往返多次,手脚的冻疮一茬接一茬,连个棉大衣都舍不得买,但在矿井改造上他却像部队对待打仗一样,从不打半点折扣。他每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守在矿里,重体力活和工人一起干,就像打仗时冲在最前面的连长,矿工都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老板。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改造,矿井生产条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井下巷道调高加宽了,安全和生产设备上齐达标了,工作面布局合理了,井口生产能力由每年2万吨提高到4万吨,每月多生产原煤2千多吨,全年多缴纳利税100多万元。第一年承包煤矿就初战大捷,让各级管理部门和业内同事对这个军人出身的小伙子刮目相看,大家都纷纷主动找他合作,或者把煤矿委托给他经营,刘军经营的煤矿企业像滚雪球似地快速发展起来,最多时企业拥有 15对煤矿,其中7对煤矿达省级质量标准化水平。
企业经营管理不忘军人本色。刘军能够白手起家把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没有半点投机取巧的成分,要说运气好就是和大家一样,赶上了国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好时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能由军人成为企业家,有三点体会。一是来自军人的严谨作风。煤矿是高风险行业,不管多大的企业,安全管不好都会满盘皆输,甚至顷刻之间倾家荡产。刘军日常就像军队备战一样重视安全生产,这些年企业累计增加安全投入5000多万元,实现了多年无安全事故。2007年,军人出身的时任市委书记杜吉明来七台河工作,第一次下井检查安全生产就到了刘军的矿井,高度称赞刘军"井下的质量标准化搞得好,像个军人干得事",还在这个矿召开了全市地方煤矿管理工作现场会。二是来自军队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多年的军营生活,官兵一致理念对刘军来说已经深入骨髓、融入血液。他始终把矿工当作兄弟和战友,他们的煤矿全部建有浴池、洗衣室、烘干室、学习室、休息和娱乐室,矿工福利待遇比有的国有大矿还要好。遇到煤炭市场低迷企业效益不好时,他从不裁减人员、降低工资,与职工共渡难关。矿工家婚丧嫁娶、大事小情,他都亲自到场,派人派车帮忙。随着职工收入增多,很多人都把自行车换上了摩托车,为了保证安全,他安排公司出钱免费为职工培训驾驶技术,并统一办理了驾驶证照。他的手机号码职工都知道,谁家有困难都可以直接找他。三是来自军人铁的纪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刘军一生不忘的信条。创业这么多年,他始终强调,不管企业和个人有什么困难,都要听党和政府的。最近几年,国家加快调整产业政策,特别是按照去产能的要求,大力推进煤矿兼并重组,这对民营煤矿企业来说,无疑是浴火重生般的阵痛,因为每个矿井都是几千万元的投入。尽管这样,军人出身的刘军总是带头响应政府号召。近几年,他的公司已经陆续关闭了 8对规模小、产能低的矿井,这次国家和省淘汰落后产能,他的公司经过几轮改造升级的11对矿井中,又有 6对被关闭,虽然公司经济利益损失不小,但是为党分了忧,为政府解了愁,刘军认为做得对、做得值。
创业致富不忘入党初衷。刘军经常发自内心地说,我的创业初衷就是要带着大家有活干、有饭吃,不给国家添麻烦,从没想过自己要发大财。资源是国家的,财富是社会的,煤矿企业必须把回报社会放在第一位,这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初心。汶川、玉树发生地震时,他最先缴纳特殊党费和捐款共40万元。在七台河团市委开展的"春蕾助学"活动中,他一人资助了30个贫困生。在2016年黑龙江省总工会组织的精准扶贫活动中,他为黑河市逊克县捐款10万元。2017年七台河市总工会组织的"金秋助学"活动,他带领劳模当天就捐款3万多元。2017年4月,为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短道速滑队购买一台价值10万多元的通勤车,为学校食堂捐资2万元解决餐具和消毒器,奖励在残奥会上获得金牌的3个孩子6万元。2017年8月,为七台河市第一中学助学基金会捐助10万元,为勃利县精准扶贫捐助40万元。得知战友金兆伟得了大病,一次捐助医疗费15万元。为长兴乡东兴村资助新农村建设资金100万元,为七台河市城市道路建设和绿化捐资80余万元。刘军还不忘家乡辽宁岫岩农村,先后出资几十万余元,修缮了自己小学的母校校舍,为家乡教师定制校服,为校园安装路灯。投资修建了村民出门必经的一座60延长米、10米宽的水泥桥,出资10万元为村里安装了路灯。经常在春节为家乡敬老院捐款,资助70岁以上老人。家乡发生了特大洪灾,他亲自回到岫岩捐助救灾款10万元。为了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他的公司在全省率先组建了由100名专业抢险救援人员组成的矿山救护队。救护队不仅担负着公司内部煤矿排险救援任务,无论哪里矿井发生事故,都随叫随到,义务救援,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多次表扬。2010年4月1日,七台河市隆鹏煤矿一井发生透水事故,5名矿工兄弟被困井下。得到消息后,刘军马上组织了50人的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全力配合市矿山救护队安装排水系统。为了提高排水能力,主动请缨再安装一套排水系统,首先从自家账户调出10万元资金,购买了电缆、潜水泵和排水管,并带领已经奋战一昼夜的公司救援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一套每小时40立方米的排水系统安装,为成功救出被困人员赢得了宝贵了时间。市委书记和现场总指挥亲切地把刘军组织安装的4号水泵命名为"刘军号"。经过全体救援人员106小时的奋战,5名矿工全部成功获救。2011年8月23日,勃利县恒太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6名矿工被困井下。刘军带领公司100名抢险救援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把这100人分成四个小队轮班下井作业,排管路、铺电缆、延水泵,经过全体参战人员160多个小时的紧张救援,22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刘军连续6个昼夜没有离开现场,就连生日都是在井口过的,事后打了七天点滴身体才渐渐恢复。为了表彰救援先进单位和个人,省委省政府奖励刘军公司50万元,七台河市政府奖励他们公司6万元,奖励刘军个人3万元。
事业有成不忘自己出身军营。刘军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始终魂牵梦萦的还是军营,就连他给儿子起的名字都带着浓浓的部队情结--刘兵缘。他常说,"我穿军装要当一名优秀的武警战士,脱下戎装更要铭记战友深情,回报部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二十多年来,不论是新兵入伍、老兵退役,或是每逢"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他都不忘到部队看望官兵,送去慰问金和猪、羊等慰问品。了解到部队经费紧张,他就主动为官兵更换了计算机;看到退役士兵即将离开部队时的茫然,他就为他们买了羊毛衫,并讲授自己的创业历程,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公司参观,增强他们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几年来,刘军先后帮助24名退伍战友就业,资助20多万元为30多名战友创业,资助50多万元用于武警部队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他20年的不懈奋斗和努力,为军人争了光,为党旗添了彩,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