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金同志事迹
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成立于1996年10月,队长刘成金是发起者、出资人。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八名复转军人、共产党员,二十多年如一日,自带干粮设备,不计任何报酬,任凭山高路远,酷暑严寒,栉风沐雨,披星戴月,深入1000多个偏僻山村、部队、企业、学校、社区等,行程30万公里,义务放映电影6000多场,影片2000多部,观众达300多万人次,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一、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老兵精神
刘成金,一九九四年从部队团职专业到地方后承包了一家小企业,几年奋斗下来,有了些盈余,他就琢磨--"应该为社会、为第二故乡的父老做点啥。" 受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中宣部等十一部委关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号召的启发,他想到辽西偏僻山村文化贫瘠,自己在部队曾当过电影放映员,如果能想办法让我农民群众不出村就能经常看到电影,既服务了百姓,又体现了自身价值,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啊!他把想法和其几位战友友一说,大家一拍即合,并推举他为队长。他们统一了队服,进行了分工,制定了不怕吃苦受累,不怕上山下乡,不吃百姓一餐一饭,不拿群众一分报酬的"约法四章"。还提出了一个口号:让先进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用电影传播精神文明,向前、向前、永远向前……。
从此,锦州这座英雄城市,继解放锦州时我军官兵不吃老百姓苹果被传为佳话后,八名出自当年英雄部队的复转军人,在建设锦州的新时期,又以自己无私奉献的模范行动,续写复转军人爱人民的崭新篇章。
老兵电影大篷车开进乡村百姓的田间地头,优秀的电影艺术作个品 如和煦春风吹暖辽西大地,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似阳光雨露滋润百姓心田。在辽宁义县大榆树堡乡旧站村,村上早早为老兵放映队准备好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猪肉炖酸菜 ,村支书再三恳求,老兵们就是不吃,临行前,村民为老兵们每人准备了一筐苹果,也被婉言谢绝,此情此景,令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村民非常感动,他们说:"这是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啦"。二十多年来,老兵义务放映队的队员们, 从未吃过农民一顿饭,没收过一次土特产,光拒收各单位酬谢的钱物就达10多万元。为了义务放映,队长刘成金先是瞒着妻子宋恩芳,用为女儿去西宁参加全国射击比赛的五千块钱,购买了第一台放映机,91年花五万元购买了一辆尼桑面包车,2001年又花9.5万元更换了一辆中型面包车。二十多年来,队长刘成金个人出资用于购买设备、光盘、书籍、资料及租用车辆等费用就达一百五十多万元,妻子宋恩芳当初不理解,可自从随老兵义务放映队到农村放几场电影,有了切身体会,她深有感触的说:"现在都说,男人有钱就学怀,我们家老刘把钱用在服务老百姓上,我看值!"如今,刘队长的爱人宋恩芳,早已成了义务放映队的"后勤部长"和坚强后盾,每次义务放映队下乡前,她都把队员们衣食用品准备的一应俱全。
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的誉满辽西,于是一些人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只要每次放映前给播放几分钟的广告,就免费送你们一台车"等等,多种诱惑,都被他们一一谢绝。队长刘成金认为,如果接受了商家的钱物,"义务"二字就变了味儿,走了型儿,就忘了传统,丢了本色。
二 、甘愿辛勤付出 苦累无怨无悔
队长刘成金带领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送电影下乡,都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个人休息时间。放一场电影,少则七、八小时,多则十七、八个小时,二十多年来,义务放映6000场,相当于4000千多个工作日。他们甘愿辛勤付出,苦累无怨无悔,义无反顾的往返奔波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播撒着精神文明的火种。
凌海市板石沟乡温家沟村地处大山深处,是锦州地区有名的贫困村,全村二十几户人家只有两台黑白电视机。98年末,队长刘成金带领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冒着严寒驱车近百公里前去义务放映。由于山路陡峭,面包车多次遇险,车抛锚在冰河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和队员们赤着脚跳到冰河里,硬是把车推了上来。进山的路之一两米宽,车开不过去,他们二话不说,几百斤重的机器设备手提肩扛,翻山越岭,直奔目的地。老兵们的到来,给这个多年没放映过电影的偏僻山村带来了喜悦和欢乐。在义县七里河镇敬老院,他们专门为16位孤寡老人放映电影。开演时,队长刘成金发现有一位老人没有来,进屋一看才知道老人双目失明,他背起老人说:"大爷,咱也去,你仔细听,我给你讲。"老人听着电影,流下激动的泪水。在锦州光荣院、干休所、养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多至几千、少至三五名观众,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去。科技扶贫、法制宣传、国防教育;文化广场演出,老兵们用露天电影占领文化阵地;民间文化节,他们举办电影放映周;庆祝香港、澳门回归,他们一演就是十几场。
二十多年来,在队长刘成金的带领下,老兵们历尽艰辛。盛夏,他们不顾烈日炎炎,搬设备,架银幕,安机器,汗水湿透衣背,还要忍受蚊虫叮咬;严冬,冒着凛冽的寒风,在风雪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脸冻紫了,手冻僵了,脚冻麻了,他们全然不顾。双休日、节假日,正是人们举家团圆,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可老兵们却把这宝贵的时间用在了义务放映上 ,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二十多年啊!在有些人看来,时间就是效益,队长刘成金和他的队员们也自己的效益观,那就是:人民欢迎,群众满意就是最大的效益。
1991年1月8日,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队员韩国玺在一周前放映中因患重感冒引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他们,年仅42岁。为了寄托对战友的哀思,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为韩国玺立了一块墓碑,每年"八一"建军节,队员们都带着鲜花到他墓前祭奠,表达真挚的战友情怀。队里还一直保留着一个空缺,当人们问起老兵放映队共8名队员,为什么只有7位,他们回答:第八个是"铜像"。
三、 时时急民所急 处处帮民所需
二十多年来,在队长刘成金的带领下,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的八名复转军人、共产党员,哪里需要哪里去,他们是电影放映队、政策宣传队、救灾抢险队、思想工作队。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在队长刘成金的组织指挥下,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迅速组成抗震救灾小分队,跨越四省市,行程2500多公里,星夜赶赴灾区。30多个日夜,他们冒着余震危险,帮助转运伤员,把自带的面包、方便面、矿泉水送给灾区群众,在地震废墟上竖起爱的银幕。2009和2010年,他们又连续重返四川地震灾区放电影,为那里的小学生送去书本,与师生们一同载下"希望之树"。2011年9月28日,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利用国庆假期,驱车往返5000多公里,来到北国边疆的东方第一哨、珍宝岛、黑瞎子岛,为边防官兵义务放映。在凌海市温家沟希望小学,他们带去了学习用品,为这里仅有的四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一位老师义务放映,并在这里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国旗在大山深处的夜空中冉冉升起,脱贫致富的希望升起在孩子们的心中。校长兼教师王贵文深情地说:"你们给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了外面的世界,也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这些孩子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在位于朝阳市的辽宁省孤儿学校,老兵义务放映队的到来,让孩子们喜出望外,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儿背着老兵送来的新书包,搂着队员朱忠文的肩膀撒娇的说:"我能叫你爸爸吗?","可以呀。" 孩子亲切的喊了一声爸爸,眼里噙满了泪花。
典型在哪里?典型在群众中间;典型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典型是平凡中见伟大;典型是朴实无华中迸发出的震撼人们心灵的思想火花。以刘成金为队长的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正是典型百花园中中鲜艳的一朵。
刘永武是部队专业到外贸公司的营职干部,企业改制被减员下岗,爱人又没工作,家庭陷入困境,赶上女儿考上大学 无力支付学费。刘成金得知这一情况先是到其家看望,送去米、面、油,并给孩子送去3000元学费。2007年12月,刘成金还专程到北京看望上访的刘永武,见到天气已冷,刘永武还穿着单衣,当场脱下自己新买的羊毛衫穿在刘永武身上,又带他洗了热水澡、吃了饭,感动的刘永武掉下眼泪,动情的说感谢战友的深情厚意,一定干好自己的工作,为咱当过兵的人增光添彩。抗美援朝老兵刘振玉已87岁高龄,老兵放映队每年春节都到他家慰问。老人激动的说:"你们年年来,我很感动,谢谢你们这些不穿军装的人民子弟兵。" 二十多年来,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累计慰问老兵、五保户、军烈属、困难群众千余户,捐出钱物达三十多万元。
四 、坚守当初承若 永葆军人本色
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二十多年所走过的历程,是无私奉献的历程,更是坚定追求理想、信念的历程。八名复转军人、共产党员,在队长刘成金的带领下,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建队之初许下的诺言,"只要老百姓需要 我们就永不停机"。新时代,新作为,新目标,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搞好义务放映的基础上,将努力做好"电影、农村、老兵"三篇文章。
做好电影文章:义务举办农村电影放映员培训班,为实施中央提出的"2131"工程培养骨干力量。为此,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农村乡镇电影放映员进行巡回业务培训,培训人员达137人,在锦州地区成立了二十二个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分队,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的志愿者已发展到1150多人。河北、江苏、山西、黑龙江、中原油田等地还成立了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分队,为当群众放电影千余场。
做好农村文章:通过送电影下乡,把科技知识、法律知识、致富资料和信息带给农民朋友。设立老兵放映队科技扶贫点,文化科技助农基地,以点带面,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凌海市白台子乡兴隆峪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过去,村里只有30几个蔬菜大棚,且收益不大。队长刘成金带领老兵义务放映队,给村民们送去了500多张、20多种农作物种植新技术光盘,一台29英寸电视机、dvd机,又请来专家为农民传授技术。如今,这个村的蔬菜大棚已发展到400多个,人均收入由八百元增加到3000多元。
做好老兵文章:结合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发展实际,成立以队长刘成金为会长的锦州老兵精神研究会、锦州市志愿者联合会,与多家单位结成共建对子,营造"老兵林"。引领广大复转军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各自岗位上为地方建设再立新功。
二十多年来,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昔日沙场练真功? 今朝岗位学雷锋"、"文化科技送下乡? 加快农民奔小康"、"老兵进军营 电影传友情"、"寒来暑往送佳片? 披星戴月走四方"……百余面锦旗、千余封来信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真实而不平凡的故事,表达着真挚的感激和敬仰之情。二十多年来,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中宣部等先后将其确定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重大先进典型"、"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中共辽宁省委、锦州市委、原驻锦65631部队党委相继做出《向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学习》的决定。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队长刘成金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国防教育年度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等亲切接见。2017年6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辽宁调研,专程来到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展馆,对老兵事迹给予充分肯定,就进一步宣传好老兵典型做出明确指示。2018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在讲到如何做好新时期思想文化工作时,专门提起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指出:要重拾老兵精神。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新老交替,矢志不渝。二十多年来,在队长刘成金带领下,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的八名复转军人、共产党员,高举奉献的旗帜,走在时代前列,以永不褪色的老兵精神激励自身、鼓舞世人。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世人的榜样;英雄是大众的楷模;英雄是时代的先锋;英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队长刘成金带领下的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就是这支队伍中的排头兵,他们是新时代复转军人中的英雄。踏上新征程,施展新作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呼唤千千万万这样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