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东--红军后代 永葆本色
刘志东,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0年7月出生,1976年7月考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昌陆军学院),1978年10月入伍,1980年7月入党,1985年10月复员,现任山西省临汾市好运来礼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尧都区人大代表、临汾市政协委员、2005年6月"爱国报国"全国先进模范个人、2005年授予新世纪"中华英才"称号、2006年被评为"东方之子"、2008年12月被"中国力量"第七届中国时代评为"十大卓越人物"、2008年12月评为"中国优秀企业家"、2012年12月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2013年被评为"山西省功勋企业家"、2014年10月国庆65周年庆典被授予"共和国建设功勋人物"称号、2014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2014年12月山西好人获得者、2014年12月被临汾市委宣传部评为临汾市十佳道德楷模、2016年12月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山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2017年1月被祖国杂志社祖国颂,评为(祖国楷模·爱国功臣)的光荣称号、2011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授刘志东"共和国不会忘记"牌匾一块、2012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王岐山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红军后代,诚信为本"、"刘志东'正气'"。这是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战功卓著的老将军刘振华赠给优秀退役军人刘志东的两幅题词。其实,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刘志东当好红军后代、永葆军人本色先进事迹的肯定和褒奖!
他,是南方山里成长的伢子;他,是一位朴实、憨厚、仗义的汉子;他,多年摸爬滚打,多次默默奉献;他,在摸爬滚打中铸就了豪情本色;他,在默默奉献中彰显了大爱风采!"诚实低调做人,高效守信做事。"是他的真实写照,他就是临汾市好运来礼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东。
刘志东的老家,在"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江西于都河畔,那是红军当年长征的起点地。在他儿时,他当"医官"的红军爷爷给他讲述自己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的事迹,奶奶给他讲述红军六姐妹牺牲了5个的悲壮家史;他的小外公谢宝金,在长征途中同其他几个红军战士一起,在九死一生中把电台发电机从瑞金一直护送到延安的传奇经历,都深深的印刻在刘志东脑海中。红军形象,红军精神,正是刘志东"戎装在身是好汉,下岗创业志更坚"的原动力。他更是北京军区某部招待所所长,1985年百万大裁军时,他服从组织安排,复员回到地方,被分配到临汾地区食品公司工作,当了一名普通员工,1999年因企业改制而下岗。刚脱下军装那阵子,他踌躇满志,思谋着干一番大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但事实并非他想想的那么美好,苦闷、失落、迷茫,刘志东想起了当年当红军的爷爷、奶奶,想起他们艰苦卓越的事迹,这些对刘志东影响很深,他的祖上又有乐施好善的传统,他的主意已定,便豁出去了不等不靠,从零起步,白手起家,开始了四处奔波和苦苦求索。为了选好、选准项目,他不顾酷暑严寒,只身一人跑了10多个省市,进行实地调查,求教取经,为节省一分钱,吃的是干馒头、方便面,住的是小旅馆、车马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实地考察和摸索经验,取到了真经。2003年用筹措和借到的50万元资金,终于创办起了临汾市首家礼品有限公司。15年来,虽然创业艰难、坎坷,但他始终把红军前辈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和力量,发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使企业越做越大,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好运来礼品公司已成为华北地区集产品加工、经营销售为一体的最大的礼品公司。所经营的工艺品种尧文化、黄河壶口文化,大槐树根祖文化、丁陶文化,工艺、商务、办公、宾馆、酒店五大系列礼品已牢牢占据市场,业务遍及华北地区,与全国28家厂商延长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使更多人了解临汾,让临汾走向世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宣传作用,深受国内外友人的青睐。
刘志东本着为政府分忧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热心于公益事业,努力回报社会,从一名下岗职工到一个闻名遐迩的企业家,他不仅有宽阔的胸怀,更有一颗赤城的爱心,他富而思源,觉得能有今天,全靠党的好政策和多级领导的支持。2003年拿出5000余元赚买了床单赠给了车站街辖区的特困户;2005年拿出5000元赚买了米、面、油捐给50户孤寡老人;2006年拿出2万余元慰问了28军休所;尧都区军休所,尧都区人武部;2008年汶川大地震捐23000元款物;2009年慰问尧都区敬老院、北城交警大队12000元慰问品;2010年拿出24000余元慰问尧都区慈善总会和临汾铁旅世博专列。2011年出资11万元为高河店村委和3000余名环卫工人奉献爱心;2012年出资15000元慰问贺家庄乡74户困难家庭。同年还出资20000余元慰问了尧都区慈善总会、车站街派出所干警、武警临汾三中队。2013年分5次出资125000元慰问了市交警支队、武警临汾三中队,尧都区慈善会、环卫工人,解放路小学,2014年至2015年分三次出资55000余元慰问尧都慈善总会、车站街、贺家庄、抗战老兵;2016年至2018年分四次出资20000余元慰问了尧都慈善总会、特殊学校、新医院、老党员、大阳镇困难群众。2012年至2013年分别给江西于都县修长征大桥捐款2万元,给于都县修路捐款6万元,给于都县岭背镇水头村修桥捐款1.2万元。
尤为可贵的是公司经营的大部分是小礼品,如打火机、火柴盒、筷子,往往都是5厘、1分的赚头。虽然利润微薄,他却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
15年来在商界摸爬滚打的他,如今用数字向人们诉说着从商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公司由最初的几个人逐渐发展成拥有近200名员工的规范性企业,员工吃住全免费,每月8日按时开会、发工资并给员工参加了国家规定的保险,由最初的小作坊到目前华北最大的礼品公司,这些不仅体现了刘志东的拼搏精神,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与果敢。刘志东常说"今天付出诚信,明天取获信誉,诚信乃事业之本"。
2014年元旦期间,长治市某大酒店在公司订购酒店用品20余万元,签订借贷合同12月25日交货,配货需20天,因该酒店提前开业只能给7天时间,必须把货送到,公司员工加班加点把货按时配好了。因赶时间下午6点钟送货车从临汾出发,走到翼城县遇到下大雪路滑堵车,为了安全刘志东下车走了十几里路指挥车,走了一晚上饿着肚子第二天早上8点按时将送到长治客户手中,该酒店经理特别感动的说:谢谢你们这种精神,没延误开业时间,以后长期与你们公司合作,因为好运来公司讲诚信、讲信誉。
2015年春节前夕,临汾市红十字会在政府采购中心开标,公司参加招标有幸中标,因为红十字会采购的货物是1000件军大衣、1000床棉被、1000顶帐篷(都是抗洪救灾献爱心用的),只给公司一周时间就要交货,所以刘志东联系厂家加班加点把1000件、1000床棉被、1000顶帐篷几天几夜不睡觉加工出来,按时从厂家把采购的物品给交红十字会,得到了临汾市领导的高度赞扬,说好运来就是讲信誉、讲诚信。
2015年春节前夕,距春节还有两天突然接到八一宾馆电话,需采购100盒火柴,因公司员工已放假,刘志东把家住公司附近的员工调回加班加点把火柴加工出来,100盒火柴价值10元,纯利润0.5元,他的定位就是不管大客户小客户都一样对待,货送到八一宾馆后,宾馆领导特别感动,说:"放假了还能准时送货,特别感谢!你们好运来这么讲诚信,我要长期与好运来建立业务联系。"有人说他是"傻子",可就是这个"傻子"坚守的阵地,任凭礼品界"台风、地震、海啸",总能安然无恙!看似奇迹,却是必然!致富思源,回报社会,这就是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家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也是应尽的社会职责,为他人慷慨解囊,自己的生活却即为简单,他没小轿车,常年就是骑着踏板摩托车跑业务,有人说这是何苦呢?还有人说这是作秀!可又有几人能将这秀一作就是15年呢!这老老实实的一天天,一年年,是善的选择,是善的坚守,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和精神积淀。做企业就是做良心。这么多年来,刘志东一直凭着"良心"在经营着这个企业,尽管每天忙的团团转,但人累心不累。不担心有人查,更不担心产品在市场上会出什么事儿。产品出厂必检,除接受职能部门常规检测外,还形成了定期主动送检机制。
好运来公司与尧都区慈善总会有合同协议,就是公司生产的每双筷子只有4分利润,抽出2分钱捐给慈善总会,每销售一个打火机,只有2分钱利润,抽出1分钱捐给慈善总会,每销售一盒火柴,只有5厘钱利润,全部捐给慈善总会,累计起来,每年抽出1万元捐给慈善总会,特别是纪念抗战70周年之际,刘志东拿出一部分利润慰问了20位抗战老兵,每位抗战老兵慰问金和用品达到每人800元。
15年来,好运来公司先后安排退役军人210人,军嫂11人,下岗职工260人,大学生130人,社会青年160人,残疾人35人,劳改释放犯20人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人近4000多人资,受助者遍布全市,送温暖、献爱心等公益事业捐款累计150余万元。刘志东同志对党忠诚,对政府信任,对社会诚信,处处讲政治、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桩桩、一件件构成刘志东创业路上一串闪光的足迹,谱写了一名退役军人在新的战场上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