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善祥先进事迹
马善祥,男,回族,1956年11月生,四川省隆昌县人,1976年12月参军,197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班长、班长、连长、副营职宣传干事,参加过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1988年10月从成都军区后勤部重庆油库宣传岗位转业至地方。从部队转业后,历任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综治办主任、街道副主任、调研员等职务,2016年11月退休,返聘为现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老马工作室"主要负责人,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马"。
马善祥同志从事基层调解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30年,记下了160本、550多万字工作笔记,为群众解决了2000多个困难和问题,总结形成的"老马工作法"推广到全国。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对马善祥同志给予高度肯定。"老马工作室"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被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命名为"基层群众工作示范点"。马善祥同志2013年获得"感动重庆年度人物"、"重庆好人"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年10月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6年7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马善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期间,马善祥向总书记汇报工作,听了马善祥的发言,习近平感慨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中央是顶梁柱,基础也非常重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就是要有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优秀基层骨干,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与重庆代表握手道别时,总书记还特意握着马善祥的手说:"老马说得好,接地气!"总书记的充分肯定,更是对马善祥同志极大的鼓舞。
该同志具有对党忠诚不含糊的坚强党性。作为一个有着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马善祥同志对党树立了非常坚定的理想信念。他认为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对党有信心,二是要做到"为党欢喜为党分忧"。对于维护党的形象,老马绝不打半点马虎眼,只要听到群众称赞党,他就由衷地高兴;知道群众对党有误会,他就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只要遇到有人说党的坏话,他就要站出来义正辞严地指出来。他常说,在中国就没有共产党领导所解决不了的矛盾,个人解决不了组织在,下级解决不了上级在,重庆解决不了党中央在。他正是带着这份对党的信念,增添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该同志具有为民办事不掺假的公仆情怀。马善祥同志将一心为民的信念贯彻工作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状态,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老马对待群众始终保持 "四个一"即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个解释、一个答复,他悉心研究基层调解工作和群众工作方法,总结形成了"民为本、义致和"六字理念、遵循"情、理、法、事"十三要则、依托"3441"保障制度、老马"三十六策"等一整套基层群众工作方法,在全国推广,培养出3000多名"小马",接访2万多人次,办理信访问题1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他说,调解的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有为民办事的公仆情怀。他先后成功化解了重庆市渝州无线电厂改制、辖区物业纠纷、建筑施工工地突发群体性事件等20余件重大矛盾纠纷,妥善处置8起意外死亡事件,有力促进了观音桥街道辖区和谐稳定。
该同志具有扎根基层不懈怠的责任担当。马善祥同志热爱群众工作,对群众充满感情,永远保持不竭的工作动力。他对群众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努力调解、反复讲理。虽然他已退休,但他说,他还要继续为党工作,仍对基层群众工作充满激情,他带着老马工作室的骨干成员,深入社区排查问题、调解纠纷、做群众思想工作。老马特别重视"传帮带",挤时间到各街道、社区介绍工作方法,到各地推广"老马工作法"200余场次,受众干部党员20000余人。"老马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有事找老马准没错"。重庆某土石方公司吊车司机崔开建,因房屋纠纷,晕倒在施工现场,滚下十多米深坡,摔断左腿。老马得知后及时介入,先后5次去医院看望,10多次与家属交谈,历时3个月终于达成协议。
该同志具有勇往直前不言退的创新思维。马善祥同志在长期的群众工作中练就了扎实的业务能力和理论功底。他说,基层工作要保持活力,就必须用最新的理论来武装自己。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解决问题,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高兴、满意,这是老马最大的人生价值所在。"我干群众工作近30年,还想干到80岁、90岁,直到干不动为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群众遇到困难,问谁是老马的时候,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告诉他:我,就是老马!"。他坚持学习理论不松紧,撰写理论文章达到285篇,坚持深入机关、社区、企业、园区等开展基层理论宣讲200余场次,宣传党的新理论、新成就,让人民群众在理论宣讲中唱主角,提高了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深受广大群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