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秀,黎寨茶坊香

赵艳萍

  “三二一,敬礼!”

  多年以后,58岁的茶农王柏和重新穿起水手服,口令声响,他使劲儿挺了挺脊背,快门声中,他想起了什么?是曾经细数的礁石,还是日夜守望的海岛?

  笔者不知道,但又好像读得出……

山里娃子守海岛

  薄雾、飞鸟、梯田、茶园,这里是海南省五指山市满水乡毛纳村,1964年,王柏和出生在这里。33户人家,128位乡亲,王柏和的少年记忆中,毛纳村有着不经俗世浸染的古拙与宁静,同时也背负着与世隔绝的闭塞与贫穷。

  “都说茅屋好看,但住在里面什么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提起那段岁月,王柏和略有遗憾。

  读书、劳动、抬头看山,童年三件事每天轮流转。18岁那年,循着父辈的足迹,王柏和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我要去当兵!”

  其实,王柏和没有把话完全说完,他想当兵,想当陆军,当那种能在一马平川的原野上尽情奔跑的陆军。

  “你们公社没有陆军,你去当海军!”一张入伍通知书,王柏和的陆军梦破灭,但他深知要想当好一个兵,服从命令就是天职。他收拾好行囊,义无反顾地来到广西新州龙门岛,从此,滩涂岛屿之间,多了一名水兵二炮手。

  没有踏上平坦的陆地,但不影响他做一名合格的海军。王柏和适应得很快,填装炮弹,排除炮闩故障,清油脂,擦炮膛,他要做最快最好的那个。细心的班长梁鹏飞发现,海南来的这个兵似乎格外勤快,“话不多,但什么都干”“学得快,干什么都灵”。不多久,不善言谈的王柏和成了龙门岛上的能工巧匠。在炮兵班的3年,他不但将炮兵工作干到极致,还凭借自身的灵巧和努力被选派到通信班,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提起海岛上的岁月,王柏和总说自己没干什么,但是浪花会说话,哗哗的涛声把王柏和默默无闻的付出刻在了礁石上。

  “没当成陆军您后悔吗?”

  “没有什么可后悔的,组织派我哪里,我就坚守在哪里。”

  “拍军装照敬礼那一刻,您站得特别直,眼眶好像有些湿润。”

  “想起了站在礁石守海岛的岁月,我真后悔没有当兵久一点……”话语间,王柏和红了眼眶。

总书记喝我两袋茶

  2022年4月11日,对王柏和来说是永远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总书记到访,王柏和同乡亲一起,跳起竹竿舞,备好大叶茶,把最尊贵的客人迎进了自家的茶社里。

  王柏和的茶社是从1993年做起的。那段时间,王柏和刚退役不久,为了改善贫困的生活,他有活就干,工地上的建筑工、大棚里的农民工、乡镇附近的零工……凡是给钱的营生,王柏和和妻子大多都尝试过。但这些工作耗时多、来钱少,难以长久,王柏和必须另找出路。

  上世纪90年代,市场上刮起一阵“品茶风”,当地大叶茶的价格日渐看好,乡镇上甚至有人开起了专门采收购茶叶的合作社,加上王柏和之前在茶厂工作过,爱人王菊茹又从娘家带来了一手采茶制茶的好手艺,这让他以“茶”为业的信心倍增。

  但是创业的第一天,王柏和就碰了钉子。

  七月流火,王柏和与妻子早早地起床来到茶园,采摘好两大包鲜嫩的茶叶,细心地把它们捆在摩托车上。“现在到镇上去卖,定能卖个好价钱。”王柏和这样想。

  然而,顶着烈日去了两趟,王柏和一根茶叶也没卖出去。由于市场需求有限,当地合作社要么不要鲜叶,要么暂停收购,王柏和的茶一时没了销路。

  “自己炒吧!”

  还像在龙门岛时那样,王柏和善于在静默中想出对策。摊晾、杀青、揉捻、晾晒,一双巧手做下去,满院茶香飘出来,手工茶做好之后,王柏和又拿到市场去卖,销路果然打开,而且价格是卖鲜叶的两倍多!这让王柏和激动不已。慢慢地,由于技术好,价格优,王柏和的手工茶出了名,回头客越来越多。2017年,他成立了自己的茶社,“和茹茶坊”成了属于王柏和夫妇自己的商标。

  4月11日总书记调研这天,就来到了和茹茶坊。

  “总书记对我们很关切,房子怎么建,厕所方不方便,茶叶好不好卖,他都一一过问。”时间过去5个月,提起当时的情景,王柏和记忆犹新。

  “总书记临走前,买下我两袋茶叶,我十分惶恐,那是我最敬佩的人啊,怎么能收钱呢?但总书记说什么都要给,坚持把钱留在了茶几上。”谈起总书记的叮嘱,王柏和展现出采访中少有的激动,“‘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我一定不负总书记所托!”

  其实,和茹茶坊的成立,不仅富裕了个人,也带动了村民增收,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看到王柏和生意红火,有超过80%村民都加入了发展茶产业的队伍,570亩茶园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风景。2019年,毛纳村9户23人脱贫摘帽;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日子越过越宽裕,无奈住茅草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开渠修路挖穷根

  刚退役返乡那几年,王柏和家日子过得很难,结婚没有彩礼,两间茅草屋就把媳妇娶进了家门。不只王柏和家,村子里的乡亲们也都是“看天吃饭”,要水水不来,要路路不通,农业生产根本无法保障,春天种下去,秋天能不能有收成全看老天爷脸色。乡亲们盼着能有个明白人带他们挖一挖这穷根。

  1987年,王柏和退役回到毛纳村,听闻他在部队的优异表现,乡亲们对眼前这个沉稳少言的小伙子油然而生一种信赖,刚回乡的他便被选为村生产小组组长,并进入村委班子。

  “群众信任,我必须干好。”话虽这么说,但穷根扎得太深,从何抓起对王柏和来说确实是个难题。“先修水渠,水来了,稻活了,肚子就不饿了!”几番观察后,王柏和摸准了毛纳村的病脉。

  修水利是个耗时耗力的工程,那时的王柏和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们率先出动,每天赶着天亮、摸着天黑穿梭在田间地头,爬山坡、摸地形、测距离,定方案,一切行将落定之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在他们面前——村委会根本拿不出钱修灌溉水渠!

  怎么办?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王柏和主动站出来做思想指导员,“修水渠是利民的好事,没有经费,我们每家省出十几斤稻米换!”决定一出,王柏和便挨家挨户地动员,不仅在毛纳村,他还鼓励附近的村庄也加入到修灌溉渠的工程中来,为动员更多的人,他甘愿劳累一天后多跑好几里山路,转三四个村庄。

  “乡亲们觉悟很高,他们没有不支持的!”你家十斤谷,我家八斤粮,本村加油干,外村帮忙干,就这样,水渠热热闹闹地修了起来,一寸一米,一锄一铲,清泠的水源终于涌进了乡亲们的农田,这条2公里长的水渠就此改变了毛纳村“看天吃饭”的命运,

  “我们的农田终于不用忍受干旱了,王柏和好样的!”乡亲们交口称赞。

  粮食能果腹,茶叶能卖钱,怎么运出去又成了问题。看着眼前这条坑洼泥泞的山路,王柏和想把它变一变。扛着锄头出,披着汗水回,王柏和修路的辛苦乡亲们看在了眼里,你一个,我一个,修路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没多久,一条3米宽、1.5公里长的公路就通了起来,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这条路已经加宽到了3.5米,长度达2.5公里。

  路通了,人富了,幸福生活走来了。今天的毛纳村正在以茶产业为依托,逐步探索集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在这个过程中,王柏和仍将发扬退役军人能战斗、敢冲锋的精神,继续冲锋在乡村振兴第一线!

  “我没有什么事迹,做的是一个退役军人的本分。”见到笔者后,王柏和如是说。

  记者手记:

  一个纯粹的农民,黝黑,瘦小,不善言谈。指关节被茶青染黄,提起茶叶,欢颜尽展,畅想无限。他的愿望很小,希望村子里邻里和睦,家庭团圆;他的愿景很大,花甲之年,他想看到家乡宝山更美,硕果更繁。

  岁月流转,王柏和的身影不复年轻时挺拔,但“敬礼”声响那一刻,用力张开的臂膀让记者仿佛看到了那位曾经伫立海岛的哨兵。王柏和的军人风骨并没有被岁月改变,带着总书记的嘱托,相信他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