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麻尼卜村致富歌

文/韩思佳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

  2022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现场,一位蒙古族汉子唱响了明亮豪放的家乡曲调。

  唱歌的汉子,身材敦实,热情真诚。他就是曾任商都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第一书记董裴。

  从距京360公里的麻尼卜村,到北京聚光灯下的颁奖舞台,董裴唱响的不止家乡歌谣。在这背后,一曲麻尼卜村脱贫致富歌更是荡气回肠。

前奏悠扬:

勤快与坚持,就是“金钥匙”

  提起少时家乡,贫穷在董裴心中留下了最深刻的烙印。

  1986年,董裴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一个小村落。这里资源匮乏,寒风裹挟着黄沙,乡亲们只能靠天吃饭、赖地穿衣。

  父母都是庄稼人,但他们相信“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老话。家里的几只羊羔牛犊,与足下这片并不丰饶的土地,成为支撑董裴和妹妹一路求学的全部希望。

  只要是假期,董裴就帮家里放羊。每当和羊羔一起走在田间,这个少年总会眺望远方——

  做些什么,才能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

  2007年,大学在读的董裴应征入伍,成为武警锡林郭勒盟支队某中队的一名战士。

  “从小喜欢‘大檐帽’,听说学校来人征兵,我立刻就报了名,挺好!”如今,回忆起年少时所做的第一个人生选择,董裴依旧嘴角上扬。

  事实上,锡林郭勒的日子很是艰苦。

  战士们在风雪中站军姿、练射击。从他们嘴里呼出来的热气,迅速凝成水珠,又结成冰晶,眉毛头发一片白。

  “最开始,横叉竖叉都压下不去。我就练,大腿全是黑青,最后也压下去了。当兵锻炼了啥品质?一是勤快,二是坚持!”

  2009年,董裴阔别军营,次年来到商都县公安局校保大队工作。2013年,又供职于商都县委办公室。

  在部队,他苦练本领,磨练意志,2年获得一次三等功、两次优秀士兵;在单位,他做事稳重,干脆利落,备受领导和同事认可。即便这样,他心中依旧惦念贫穷落后的家乡。

  直到2018年,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留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

  “是时候做些什么,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了!”

  收拾行装,主动请缨,去驻村!

  从此,商都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来了一位年轻的第一书记。

主歌铿锵:

家家户户全了解,他们的名字都会写

  麻尼卜是个被寄予美好愿望的名字。在蒙语里,“麻尼”意为“佛珠”。

  而初到麻尼卜,呈现在董裴眼前的,却是一片黯淡景象。

  在办公室,玻璃窗、水泥地上积了厚厚一层灰,贫困户的档案袋薄一个厚一个,乱糟糟胡乱堆在柜子里;

  走出门外,没垃圾站,胡乱堆放的垃圾引来满天飞的蝇虫;没路灯,崎岖不平的土路坑坑洼洼漆黑一片;

  再向远看,村民家的院里空空荡荡,农闲时就凑成一堆儿打牌。留守的孩子、空巢的老人,还有不少看不清、听不见,走起路来颤巍巍的残疾村民。。。。。。

  面对这一切,董裴什么话都没说。他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村里需要什么,他清楚。

  挽起袖子,拿起笤帚,他先从扫地开始。

  扫干净地,擦亮了窗,董裴就要出门去。

  “大娘,你家有啥困难没有?”

  “大叔,你的腿脚怎么了?”

  他挨家挨户走,田间地头问,跟掰玉米的大娘一起掰玉米,跟晒葵花的大爷一同晒葵花。

  活干得多了,话说得多了,心也就近了。

  谁符合低保申请条件还没申请,谁家缺水问题还没解决;谁家有几个孩子要上学,家里老人吃什么药;谁家种了多少地,养了多少牛,打了几份工。。。。。。他拿着个小本子,每家的大事小情,都一笔一划记在上头。

  刚入村时,董裴穿着一件崭新的蓝外套。窜门入户走完一圈,那件蓝外套已被晒得发白。

  每走一家,他都去看挂在墙上的相片。时间久了,村民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在村里和谁家是亲戚,董裴了解得清清楚楚。

  “入户走访无非做到一点,家家户户全了解,他们的名字我都会写。”董裴说。

  贫困户档案就在董裴挨家入户走访中一个个完善起来了,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不一样。可翻阅手里厚厚的记事本,各家包裹在柴米油盐里的难处又该如何应对?

副歌嘹亮:

样样是实事,件件为百姓

  面对村里琐碎如毛线团一样的待办事项,董裴始终记得,入伍那年,锡林郭勒的风雪教会他的勤快与坚持。

  没有片刻喘息,作为麻尼卜的“勤务兵”,他又开始了新的奔忙。

  入户走访时,他发现村里很多人家的院子都空着,或是杂乱地堆放些农具。

  而董裴的家在麻尼卜村20公里外,那个村落里,多数人家会在院里种些果树,平时能改善院里环境,结了果子又能出售换钱。

  都在一个县,家里能种,麻尼卜村肯定也能种。他一边询问村里乡亲的意见,一边又筹措资金,协调购置树苗。

  可他刚进村,村里人对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总还有些疑问。

  “你说种树,能活吗?可别为了种树而种树。”村里有位大爷这样“敲打”他。

  董裴笑了笑。只要同意种树,第二天他就送来苹果和李子树苗,当场就帮忙栽下。大爷家种了18棵,因地形原因,一共成活17棵。三年后的秋天,红澄澄的李子和苹果挂满枝头。

  在麻尼卜村,董裴共筹资59660元用于种植李树和苹果树,种下的1570棵果树为村民的庭院带来了一抹绿荫、一份甘甜,还有一条增收致富路。

  走访中,董裴还发现一个患有先天性足内翻的男孩袁刚。袁刚跛着脚,走路只能一步步缓缓向前挪,脚踝处磨出了长长的血迹。

  “得上医院给孩子看看!”董裴心里揪着。

  回应他的,却是孩子父亲的沉默。

  “唉。。。。。。认命了。”

  回头看,这家有三个孩子。孩子们的母亲有智力障碍,一家仅靠父亲袁占忠种地养牛维持生计。

  可男孩走路脚踝磨地的样子,在董裴心中挥之不去。

  这么小的孩子,咋能让他认命!

  查资料,问专家,跑医院,找残联。终于,董裴向商都县中医院、商都县残联等部门为袁刚申请到一个治疗名额,相关费用可以报销百分之九十。如今,袁刚的足内翻症状已经明显好转。

  脚底下沾了泥,眼里就有了光。麻尼卜村的工作琐碎,修一段路,点一盏灯,种一棵树,买一盒药,样样是实事,件件为百姓。

  驻村三年半,67个蔬菜大棚和1个马铃薯储窖建起来了,2400平米的沥青路修起来了,村里的路灯也亮起来了。该享受低保、申领残疾证的村民全部享受到了扶持政策,2020年底,全村111户、2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一首响当当的脱贫致富歌,响彻麻尼卜村畔。

  “最小的舞台,就是最大的舞台。”董裴说。

回声朗朗:

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一个“情”字

  董裴在麻尼卜村,流过一次泪。

  进村时,村里没有垃圾处理站,垃圾只能就近扔在路边。

  那天,董裴出门,恰好遇到村里的任艾出门倒垃圾。他一手拎着垃圾,一手扶着墙壁,在卷着雪粒、刀一样刮向人脸的凛冽寒风里,摸索着一寸寸向前探。

  任艾是个盲人。平日行动不便,更何况在大雪天挪出几百米倒垃圾!

  眼前如此景象,董裴只剩心酸。

  很快,任艾家门口,就装上了垃圾桶。紧接着,村里5个大型垃圾池也建了起来。

  “就是将心比心,我得替他们着想。”

  村民罗秀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他妻子有语言和听力障碍,但始终没有评残。

  “没有熟人,能办下来吗?”罗秀美一直拖着,为妻子申请残疾证的事一搁再搁。

  “没有残疾证,政策的红利就享受不到!”董裴开着车,拉着罗秀美和妻子一次次跑残联,办完残疾证又帮助他们申请了低保。

  看病能报销,每月有低保,这个日子紧巴巴的家庭多了几重保障。

  不善言辞的罗秀美不知道如何才能表达对董裴的感谢。这一日,他带着一个麻袋卷成的长条,悄悄塞给董裴,没等董裴反应过来,又悄悄离开。

  麻袋里是一面厚厚的锦旗。阳光下,金色的大字格外耀眼。

  那是一个朴实汉子的无声感激。

  除了锦旗,谁家腌了咸菜送来一碗,水缸里总有人默默打好了水,门把上不知是谁挂上一把芹菜、两棵大葱、几块炸糕。。。。。。平常却不平凡的日子里,董裴早已和麻尼卜的村民处成了“一家人”,有人叫他“麻尼卜的儿子”。

  他说,做好基层工作没什么诀窍。

  “就是讲感情,真心换真心。”

  麻尼卜村的致富歌,一路向南,飘向北京。当2022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录制完毕,返程途中,战友们热情鼓励这位能歌善舞的蒙古族汉子再唱一曲。

  “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掌声不断,晚霞里,歌声又起。自此,董裴将带着沉甸甸的获奖证书,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使命,继续向前。

记者手记

  董裴的故事,听起来细碎而平常。说起来,就是一村老少的柴米油盐、穿衣吃药,他全得管。一个贫困人口占总人口五分之一的村落实现全面脱贫,这背后,他的奔忙、他的汗水、他的心血实在难用文字简单概括。

  麻尼卜村有首村歌,最后两句是这样唱的:“太阳知道,月亮知道,书记为什么叫儿子,支部为什么被拥护。”

  就在此刻,“麻尼卜的儿子”董裴,和我国万千个第一书记与驻村干部正奋斗在乡村振兴最前线。我想,即便无法用华丽的语言讲述他们背后的艰辛,正如歌中所唱,他们的付出,山川日月全知晓,百姓也一定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