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象群卫士 生态文明标兵

  岩罕陆,男,布朗族,云南景洪人,1975年8月出生,1994年12月入伍,1997年12月退役,2018年10月入党,现为云南省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退役后,岩罕陆放弃省城发展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投身亚洲象保护事业,一干就是24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不畏艰难险阻默默坚守原始丛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数十年如一日倾情奉献保护亚洲象,用坚韧不屈的品质兑现初心如磐的入党誓言;作为一名环保卫士,他躬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绿色之举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贡献力量。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被表彰为“最美云岭国企人”先进个人,受邀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

发扬军人本色 守护绿水青山

  1994年12月,怀着对绿色军营的无比向往,初中毕业的岩罕陆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军入伍,如愿来到云南保山森警总队保山大队服役。能够在家乡当兵保护森林,岩罕陆既感到自豪,更充满动力,苦练军事技能,钻研专业技术,很快成为一名业务骨干,在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中表现优异。

  3年的森警军旅岁月,让岩罕陆更加懂得了自然生态的宝贵,更加懂得珍惜保护自然资源。1997年12月,岩罕陆退役后来到云南省会城市昆明谋发展,但心里仍时常挂念家乡,那里有广袤的大森林,那里有珍稀的动植物。获悉家乡野象谷景区招聘护林员的信息后,岩罕陆下定决心:“我是退役的森警,我要回到森林里去,回报家乡是我最义不容辞的责任”。岩罕陆毫不犹豫返回家乡,不顾亲朋好友反对,应聘至野象谷景区工作,从此开始了野生亚洲象的保护征途。

  为了深入开展野生亚洲象研究工作,加大野生亚洲象的保护和宣传力度,2005年6月,野象谷景区成立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得知消息的岩罕陆主动报名加入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工作,并把自己几年来对大象生活习性的了解情况整理成了一份报告,向公司负责人进行了认真汇报。其实公司也早就看上了勤恳敬业、喜欢钻研的岩罕陆,双方一拍即合,岩罕陆成为了第一批也是迄今为止一直奋战在这个艰苦岗位上的队员。

当好环保卫士 保护生态家园

  作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亚洲象是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濒危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森林、沼泽地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得益于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力度的增强,目前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亚洲象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与岩罕陆24年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守护亚洲象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数十年来,岩罕陆反复从事着亚洲象的观测、投喂、引导、保护工作,常年与大山为伴,与象群同行,精心呵护着保护区里的庞然大物健康成长。2005年7月的一天,蹲守在一棵大树上的岩罕陆,正对一个野象群进行跟踪观测。突然他听到象群中发出一声吼叫,一头小象向后急退了两步,可它后退的步伐却十分怪异。岩罕陆没有多想,冒险从蹲守的大树上轻手轻脚滑下,一个箭步窜上另一棵距离象群更近的大树上。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这头小象腿部被一个当地老百姓捕猎夹夹住了,伤口已出现溃烂。岩罕陆立即上报。经过专家观察,这头受伤的小象必须立刻接受治疗,当晚一个100多人的救护小组进驻野象谷,对地形最熟悉的岩罕陆成为营救小组主力。为了把小象与象群隔离开,岩罕陆结合多年经验,分析提出用森警手中的半自动步枪枪声驱逐象群的方案。在他的带领下,一小队武警战士采取迂回渐进战术,象群身后一路鸣枪,象群身前不断投喂食物,用了3个多小时将小象隔离出来接受救治。如今,这头取名“然然”的亚洲象健康长大,并生下一头小象晋升为母亲。

  在参与过的亚洲野象救助行动中,让岩罕陆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对野象“昆六”实施的救助行动。2010年6月19日下午五点多,准备下班的岩罕陆忽然接到电话,告知要对一头成年受伤公象进行救助,他二话没说马上收拾了一些救助必需工具和药品,匆匆登上了森林公安派来的救援车辆。野象“昆六”的救助行动整整进行了三天,其中将“昆六”从受伤地赶到可以通车的路边,就用了近20个小时。由于“昆六”正处于发情期,脾气十分暴躁,再加上身体受伤,更是难以控制,几次掉头攻击救助队员,都被岩罕陆和队员们巧妙地避开了。最终“昆六”在岩罕陆和救护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被送到了西双版纳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进行后续治疗。

  2013年春节,野象谷野象出没频繁,从年初一到收假结束,每天都有象群在景区内活动。大年初三那天,景区游道附近有两三百游客正在通行,一群野象突然朝着人群冲了过来,情况十分危急。岩罕陆距离象群只有五米远,他和队员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不顾生命危险采取驱赶的手段将大象引开,同时将游客迅速疏散到了高架桥,避免了一次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像这样的危险数不胜数,但岩罕陆任劳任怨履职尽责。

  2020年3月,“断鼻家族”离开西双版纳,走向从没去过的北方。尽管有先进的装备协助,但是连无人机都找不到象群的时候,就要靠地面上的人凭借经验观察象留下的痕迹,寻找它们的去向,引导它们绕路并对周边居民进行预警疏散,2021年5月27日,岩罕陆被调去前方支援。当追踪到玉溪市,岩罕陆和另外两名专家跟着导航靠近的时候,象群已经下到河边了,面对堵在路口的卡车,以及周边围观的人群,一头大象突然调头往市区方向走去,可能影响整个象群的移动方向。千钧一发之际,岩罕陆一边劝说周边的人群不要跟随大象移动,一边交替用汉语、傣语喊大象的名字‘断鼻、断鼻’,大象调头回到了河边。又通过食物引诱,他们最终引导象群绕开了人群密集的市区。24年来他先后参与了2007年“10·1”野外受伤亚洲象重大救护行动,2012年“2·18野象谷”救护行动,2015年7月被抛弃象“小强”的救护,2015年8月小象“羊妞”的救护行动。

矢志初心不改 始终践行誓言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游客前往野象谷景区的脚步,但随着亚洲象群的重返,保护亚洲象的任务反而更重。岩罕陆主动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自觉肩负起观测小组的安全预警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仔细观察着景区周边野象出没情况。从景区南门到景区北门,再到观象台,岩罕陆详细记录着每群野生亚洲象家族的情况,留住每头亚洲象的个体信息,每一个能够安全监测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只为给亚洲象研究工作上提供有力的信息基础。

  24年来,因为观测保护小组岗位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不断有人离开又有新人加入。可岩罕陆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忘刚入伍和入党时的初心,一直抗拒着其他行业高收入、低风险的职位诱惑,没有以获得诸多荣誉而骄傲,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积极担当作为,为亚洲象的观测保护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岩罕陆用无悔与执着,为中国境内观测、保护和救助野生亚洲象,提供了大量有价值且十分珍贵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为缓解人象冲突矛盾、促进人象和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中国保护亚洲象国际品牌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用24年如一日的坚守、忠诚,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诠释了退役军人勇于担当、敢于吃苦的无私奉献精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把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身份擦得铮亮。习近平总书记欣慰地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