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走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新路径
“戎装换工装”的吸引力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自古以来,三晋大地便有重商的传统。一座座豪门大宅,诉说着晋商当年的辉煌。物换星移。新时代,三晋大地涌现出诸多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典型。他们脱下戎装换上工装,在各行业各领域开拓奋进、砥砺前行,谱写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崭新篇章。

  孵化——为他人筑梦

  与晋烁集团招商经理赵文文交流了半小时,一整套合作流程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第一步实地探访,到集团试吃产品并参观模拟店铺,一旦签约,运营总监迅速跟进,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服务。

  交谈中,赵文文用这样一句话开始了对集团的介绍,“我们老板是退伍军人,平时对我们要求很严……”在她看来,军创企业的背景有利于赢得客户信赖。

  当记者把这段对话告诉晋烁集团董事长、退役军人戴利宝时,对方坦陈,“我平常对他们确实很严。前两天有个员工处理客户投诉不及时,被我批评。”

  1988年出生的戴利宝身形魁梧、肤色黝黑,年纪比很多员工还小,但阅历和品格却让人信服。

  2012年,戴利宝用借来的钱在晋中市太谷区开设了首家麻辣烫店“串串家园”。

  创业初期,生意不温不火,每天二三百块的营业额,刨去成本,所剩无几。戴利宝索性把店一关,前往全国各地学技术。从东北到四川,戴利宝说,他尝过的麻辣烫少说有500种!

  2016年,戴利宝投资300余万元,创办晋烁集团品牌孵化基地,专注本土餐饮品牌孵化。

  彼时,“串串家园”在全国的分店数已突破300家,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戴利宝靠麻辣烫起家,从原料、物流到品牌营销,流程固定、风险可控。直接加盟“串串家园”,无论对戴利宝还是创业者而言,都是最稳妥的选择。可戴利宝偏偏选择了孵化这条路。

  “当年,正是靠朋友相助,我才得以创立‘串串家园’品牌。今天,我想帮助客户拥有自己的‘串串家园’。”戴利宝说。

  军队赋予戴利宝永争第一的个性,培养了他讲规矩的作风,更塑造了他不畏艰难的品格。戴利宝说,如果当年没参军,或许今天的他只是个作风散漫、漫无目标的青年。

  当年,就在这片土地上,晋商的辉煌业绩令中外瞩目。而令晋商名扬天下的精神密码中,进取、团结、开放、包容等特质缺一不可。34岁的戴利宝,生于晋,长于晋,既有敢打敢拼的闯劲,又有为他人筑梦的胸襟。

  或许,戴利宝的成功,既得益于军队培养,又离不开这片厚重的土地对他的滋养。

  跨越——从团长到保安

  简短的一次谈话,让退役军人李华幡然醒悟。

  这天,李华和好友郭总参加完饭局,或许是因为多喝了几杯,郭总对李华说了心里话。

  “看到你终于找到事干,我特别高兴。你一个带过兵的团长,怎么能每天闷在家里买菜做饭?”

  2021年6月,李华通过层层考核,成为山西太原猛虎保安集团的一员。可从身穿军装的团长到身着制服的保安,李华一时难以接受身份的转变。

  那段时间,李华不愿和朋友透露自己的工作。和郭总交流时,也总是以“小保安”自嘲。

  压力还来自于家人。猛虎保安集团成立了企业大学,邀请企业高管和行业导师给新入职的员工授课。每周五、周六晚7点到11点半,李华和其他10名同事一同学习企业管理知识。12点多回到家,迎接他的却是一句:“你一个保安,有什么可学的啊!”

  最初李华也不大理解,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华发现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反倒让他找回了当年在军营的感觉。“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李华说。

  退役后,李华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可最终还是选择回太原发展。

  一次偶然的机遇,李华从战友口中得知,猛虎保安集团正招聘一批高素质军队人才。李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经验丰富的他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作为山西省“政府安置”以外吸纳退役军人最多的民企,猛虎保安集团用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人才主张吸引退役军人加入。目前,集团高管中退役军人占比超90%,李华便是其中之一。

  起初,穿上保安制服的李华浑身不自在。参加朋友聚会,无论时间多紧,他都要赶回家换身便服。

  改变李华的,除了和郭总的那次交流还有猛虎保安集团的企业文化。不仅成立企业大学,猛虎保安集团还出资200余万元,先后派38名退役军人高管、业务骨干赴京、沪等地参加培训,助力他们尽快完成从退役军人到企业高管的转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猛虎保安集团员工迎难而上。尽管企业效益受疫情影响,集团董事长冀宝林毅然决定为坚守抗疫一线的员工涨15%工资!

  军人保家卫国、驻守边疆,安保参与维持社会秩序,保障重大会议活动的顺利进行,本质上都是为民服务。但要让“李华”们逐渐适应从“穿军装”到“穿制服”的转变,绝非易事。

  然而,凭借强大的企业文化和成熟的管理机制,猛虎保安集团正带领山西退役军人从黄土高坡走向世界舞台。2019年,冀宝林带队赴澳门参加亚洲太平洋安保协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作为大陆地区唯一一家入会单位,他的脸上写满自豪。

  培训——开启就业之门

  站在山西唯美诺双创科技园的小广场上,董事长杨洪涛向记者介绍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

  不远处,一排排整齐的小楼已修建完毕,那是唯美诺双创科技园的二期工程“军民融合+节能环保”双创产业园,占地20余亩,投入使用后足以容纳小微创业企业200余家。

  2020年5月和7月,唯美诺旗下的培训学校通过招投标相继被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长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确定为退役军人定点培训机构,唯美诺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合作驶入快车道。

  2021年退役后,25岁的宋帅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用手中的退役金买了一部新手机。而剩下的钱,他不知该怎么花,未来的路,他也不知该怎么走。

  第一次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口中得知有面向退役军人的免费技能培训,宋帅并未在意。在他看来,那些基础培训如自动化办公等根本无法解决他的实际问题。

  直到他从抖音上刷到唯美诺培训学校的培训项目中有三维游戏动画设计,才开始对退役军人技能培训有了兴趣。

  上门咨询后得知,该培训项目并不属于免费技能培训中的一项,但宋帅还是决定从免费的培训开始,先体验一下唯美诺是否像宣传的那么好。

  培训结束,宋帅意犹未尽。9月,他正式报名参加三维游戏动画设计培训班。因为是退役军人,还减免了6000元学费。在班上,他遇到了师父董耀。这位曾就职于北京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是唯美诺高薪聘请的人才。

  当初,长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决定把退役军人技能培训放到唯美诺时,为后者提出过“就业率高、薪酬高”的指导方向。事实证明,只有做到这两点的培训项目才能吸引退役军人。

  像三维游戏动画设计这个可以边玩游戏边学习的专业,就业率也很高。从家居设计到游戏开发,三维建模应用范围广、就业面宽,部分同学还没结课就被企业提前“预定”。

  正如培训学校负责人赵洁所说,除了公司助力,退役军人自身素质过硬也为他们赢得了更多就业机会。前不久公司和能源局签订合作协议,定向委培一批风力发电机运维工程师。该岗位对学历要求不高,工作待遇不错,只是因为经常要在野外作业,每年招聘时前来应聘者寥寥无几。但这点苦对退役军人却不算什么。

  从戴利宝到李华,从冀宝林到杨洪涛,这些成功的创业就业典型身上有何共同特质,他们成功的秘诀何在?山西这片黄土地上向来不缺乏务实进取的忠义之士。这些有着高超的智慧和商业技能的军创企业家们,低调谦和、胸襟广阔,但对未来又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设计。一座座园区拔地而起,一家家连锁店开遍全国。不经意间,他们的人生经历了起起伏伏,他们从短暂的彷徨和迷茫中抽身而出,朝着梦想,迈步向前。

  (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 文 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