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崇军文化融入宝山血脉
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区双拥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李晨昊
宝山区地处上海北部,是解放上海战役等著名战役的重要战场,具有驻区部队多、优抚对象多等特点。宝山区高度重视双拥工作,连续九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双拥传统已深深融入军民血脉。
拥军氛围更浓厚。宝山区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军事日、国防主题讲座、双拥知识竞赛、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等活动,营造爱国拥军,心系国防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英烈精神,精心打造8条主题线路、94个红色教学点,挖掘拍摄2部红色专题片。开展“国旗下成长”“红途·宝山行”活动,引导青少年赓续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作用,宝山烈士陵园、淞沪抗战纪念馆年均接待游客77.5万人次。每年举行新兵入伍出征仪式、退役士兵欢迎大会,累计为258人次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上喜报。培树市、区“最美退役军人”56名,在全社会营造崇军尚武良好氛围。
支前保障更给力。聚焦“前线、前沿、前哨”办实事,为部队修缮营区基础设施,兴办院史馆、战旗广场、军史长廊等实事项目20余个。锚定“后路、后院、后代”解难题,接收安置军休人员和退役军人334名,安置率100%。通过专项安置和市场化就业奖励,帮助422名军嫂就业。坚持就近就便入读优质学校原则,保障956名现役军人子女就学。坚持“日常、平常、经常”抓共建,组织法律、医疗、文体等服务活动进军营百余场次,设立专项帮扶基金,为102名特殊困难军人及军属送上慰问金95万元。
优抚措施更务实。宝山区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构建覆盖全区的“1+12+588”服务保障体系。精准落实抚恤优待政策,及时发放各类抚恤优待补助金。立足实际,深挖资源,先后推出健身、养老、医疗等拥军优抚项目18个。倾心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举办专场招聘2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302个,推出针对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多家军创企业在全国性比赛和上海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奖。
共建成果更丰硕。驻区部队大力支持宝山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在上海樱花节、市民运动会、进博会等活动期间,圆满完成安保任务。开展助老帮困活动,与32个敬老院和1358名社区困难老人、126名困难学生长期结对。派出教官赴上海大学、吴淞中学等学校协助开展军训。对口支持江西、安徽、云南等地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建设。探索“政府出资金、部队出营地,地方运营管理、军地共用共享”的双拥共建新模式,经验做法得到军地共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