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双拥精神传承不息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新时代双拥工作取得的瞩目成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将视线从会场向外延伸,辐射到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不难发现,在“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宏大篇章下,是一个个闪光的个体。他们或许只是双拥工作完整链条中的某一环节,是构成双拥长城的砖块和砂砾,但正是因为无数个他们担起属于自己的职责使命,才让双拥精神在神州大地传承不息。
一座城市的荣光
“尚主任,祝贺你们!”
放下电话,巨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如潮水般袭来,山东省滨州市双拥办副主任尚丽娜的眼角泛起幸福的泪花。
尚丽娜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她的军装照,而另一张,是滨州市首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时,她和金灿灿的全国双拥模范城牌匾的合影。
滨州自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已连续5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这5次创城,尚丽娜都参与其中。
“回顾滨州创城的历史,我看到了这里的每一个人为创城工作的付出,也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中奋斗成长的身影。”尚丽娜说。
刚到双拥办,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90后”小李“水土不服”。尚丽娜将《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放到小李桌上,嘱咐他“抽空多看看”。
一周后,小李等来了预料之中的提问——“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小李给出几个答案,尚丽娜只是摇头。
“标准就是标准,白纸黑字,还能读出什么?”小李心中有了疑问。
“一份责任。此刻,全国300多个地级行政区都渴望获得双拥模范城这份荣誉。这是一次大考,大家都在奋斗!”尚丽娜说。
小李若有所思……
滨州市双拥“6+N”现场观摩会,构建“政行军企校”双拥工作体系推进会,“八一”、春节走访慰问,“农副产品进军营”活动……尚丽娜安排小李参加双拥各项会议和活动,并全程参与滨州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各项工作。
2025年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正式对外公布,滨州市再度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
尚丽娜第一时间收到小李发来的短信——“主任,作为一名双拥人,我深感自豪!”
“假如我今天从这个岗位上退下来,我相信双拥团队的每一位同志都能够顶上,滨州双拥工作不会因为我或者谁的离开拉出差距。”尚丽娜底气十足。
在滨州,在全国各地,一批批双拥工作者把对双拥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代代传承。
滨州的创城工作只是全国各地市、县(区、市)奋力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的生动缩影。量的积累带来质的巨变。当下中国,让双拥工作融入城市血脉,从一句口号变成一种鲜明态度、一种必然选择。
“全国双拥模范城,是一座城市的荣光。”尚丽娜说。
填满容器的细沙
闲言碎语终于还是传到了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曹恒的耳朵里。
“倪大姐身上那件褂子穿多久了!从咱们做邻居开始,怎么也得七八年了吧?女儿连件衣服都不舍得给妈买!”
……
下了班,曹恒特意赶去见妈妈倪振娥。
“妈,明天周末,带你去商场买件新衣服。”曹恒笑着说。
“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买啥新衣服?有那钱,不如给勇强买个新书包。”倪振娥口中的“勇强”是烈士曹冷的孩子。父亲牺牲时,曹勇强才1岁多,今年他快14岁了。
“妈你知道吗,他们说我只知道拥军,只知道把钱用来给战士们买慰问品、给别人家的孩子买新书包,却不舍得给自己妈买新衣服!”曹恒站起身,用手指着墙上的照片说,“妈,人家说得没错。你看!”
照片中,倪振娥从官兵手中接过一面写着“爱国拥军 情系海岛”的锦旗。她身穿一件红底黄花的褂子,伸出一只手紧握住旗杆的一头。
像这样的照片,倪振娥家里还有上百张。
“这件衣服还是前几年过年的时候我给你买的。你一件衣服都不舍得给自己买!”曹恒将心中的委屈尽情吐露。
这个家里,衣着朴素的不只倪振娥。42岁的曹恒也很少买新衣服。但在烈士曹冷刚牺牲的那段时间,曹恒经常去看望烈士遗孀黄书丽,像姐姐一样听她倾诉内心的苦闷,直到黄书丽从伤痛中慢慢走出来。其实曹恒和母亲的观点一致,与其把钱花在买衣服上,不如用来拥军。
但曹恒可以委屈自己,却不想委屈母亲。她可以忍受对她的质疑,却无法忍受别人嫌弃母亲的穿着。
30多年,两代人,拥军的决心,不会因为谁说了什么就轻易改变!
周末,倪振娥和曹恒逛街去了。母女俩还是没给自己买衣服,而是去给即将参加海训的女兵购置面膜和防晒霜。
2014年,曹恒成为第71集团军某旅“女兵班”荣誉班长。从此,女兵们有了说知心话的“曹姐姐”。
每一位女兵是什么肤质,适合用什么样的面膜,曹恒熟记于心。
女兵们不会将自己内心的小情绪告诉班长,因为有点“小题大做”;黄书丽不会将失去亲人的伤痛告诉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因为那是她需要独自面对的悲伤。如果将拥军这项宏大事业比作一个大容器,政府主导的拥军工作便是填满这个容器绝大部分空间的石子。可即便石子再小,也无法充满整个容器。那细小的缝隙需要更柔软的沙子去填充。
曹恒和所有的拥军个人,就是那填满容器的细沙。
我的“武警爸爸”
用了整整一下午,杨小雪终于背完了300字的演讲稿。
杨小雪几度想起身到院子里玩一会儿,都被布和图木尔严厉的目光逼了回去。
杨小雪几乎每周末都来上“课外辅导班”。上课的地点是武警内蒙古总队巴彦淖尔支队营区,而“辅导老师”布和图木尔,是武警内蒙古总队巴彦淖尔支队执勤一大队大队长。
蒙古语中,“布和图木尔”的意思是坚硬的钢铁。
身高1.83米,来自内蒙古的布和图木尔是标准的草原汉子。
杨小雪是布和图木尔资助的第二十个孩子。2024年5月,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布和图木尔得知小雪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为二老年事已高,家庭条件十分艰苦。
第一次上门,布和图木尔发现小雪的爷爷奶奶不识字,他还在桌子上看到了小雪撕烂的语文课本。
“这样下去,孩子就毁了!”布和图木尔想到刚入伍时的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太好,班长、连长买来字典,逼着自己跨过语言关。
“身为军人,这点困难克服不了?”20年过去,布和图木尔一直记得班长的话。
征得小雪爷爷奶奶同意,布和图木尔把小雪“请”上车。汽车开进营区,布和图木尔从最简单的拼音开始,为小雪补习语文。
突如其来的束缚必然导致激烈的反抗,布和图木尔需要时间去改变“桀骜”的杨小雪。
“你为什么要管我?”小雪不停质问布和图木尔。
耐心、细心、决心,在许多个周末的下午,武警内蒙古总队巴彦淖尔支队营区办公室里,一股暖流静静流淌……
面对敌人,布和图木尔是冲锋在前的队长,是特战尖兵;面对小雪,布和图木尔是爱意满满的“慈父”。
2025年2月22日,距离全国两会召开还有10天,全国人大代表布和图木尔即将启程去北京参会。临走前,他专程来到小雪家将礼物送给她,那是她渴望已久的粉色书包。
接下来的一幕出乎所有人意料。小雪从房间里拿出一个蓝色挂坠交到布和图木尔手中,说:“把这个挂在你的车里,‘武警爸爸’!”
记者手记
1991年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州市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创作《军民情·七律》。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作这首七律是为了表达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鱼水深情。
双拥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更是一段深厚的情感。它发源于这片红色的土地,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正因为双拥早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工作范畴,它才得以打破系统、行业、人群、地域的界限,产生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如此喷薄的创造力。
尚丽娜、曹恒、布和图木尔,他们是双拥精神的传承人,延续前人传统,注入今人奋斗,让双拥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不断延展,在时代浪潮的变换中历久弥新。他们是双拥文化的弘扬者,以己之力,尽己之责,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双拥、关注双拥、参与双拥,让双拥成为14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他们的存在,让双拥成为一条穿越时空阻隔奔涌不息的精神长河。
本刊记者 文 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