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退,战斗不止!——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援鄂医疗队员的抗疫故事

山西省荣军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

离开家乡

奔赴湖北抗疫前线

已过去整整一个月

01.jpg

这或许是工作安排最无法预期的一个月——

白班、中班、夜班、大夜班,

多个班轮番调换......

这或许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个月——

经历了感动、震撼,悲壮和温情

但这一个月中的笑与泪

将成为赢得这场抗疫之战的力量源泉

02.jpg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

远在湖北抗疫一线的援鄂医疗队员们

看看疫情之下“逆行者”的身影

听听他们感人肺腑的故事


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03.jpg

左边第四个是山西省荣军医院副院长张宏

  张宏同志,一个从医38年的医者,一名2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医者仁心”的承诺。

  2020年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他远嫁新加坡的女儿早产两个月,生下一个不足1.5公斤的外孙女。作为一名医生,深知不足月的且体重太轻意味着什么,他的爱人急忙的乘坐当日的飞机赶往新加坡,临行前他向爱人承诺,忙完手头的工作,办理好请假手续,很快在新加坡汇合。当他忙完春节前的工作,办好了请假手续时,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整个中国。他和妻子商量延期赴新加坡时,妻子一面操心这个不足月的小生命,一面担心肆虐的疫情会给老张带来危险,担心地说:“我们这样两地,我既要照顾小的,还有操心你这个老的,我的心都要操碎了,再说你还有半年的时间就要退休,临了临了遇上这些事,反正你的请假手续已经办好了,赶快过来,既能给我帮把手,也能让我少操一份心”。张院长说:“我知道你担心我,可我从医38年,什么时候遇到这种问题退缩过。我是一名医生,在这个时刻,我必须尽到我医生的责任。我又是医院领导,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离开,我就是临阵逃脱,就是逃兵,不要说我还有半年退休,就是我退了休,我也会义无反顾地承担我医生的职责,这个时候是病人最需要我的时候”。就这样,妻子无法说服张院长,第二天他就报告医院党委取消了休假。

  春节假期的七天时间里,张院长和医院党委成员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细致入微关心着年迈的老荣军的健康和生活,却没能陪自己93岁的老父亲吃一顿安稳的团圆饭。因劳累和吃饭不规律,他的阑尾炎几次发作,大家劝他去检查一下,他总是信誓旦旦的说:“老毛病,吃两片消炎药就行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春节假期虽然紧张忙碌,但是医院防控工作由于医院早部署、早动手、早施策的采取措施,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就在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大家想喘口气的时候,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出各地优抚医院组队支援湖北省荣军医院的号召,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积极响应,要求由我院组队参战。就在院党委研究报名参战情况的时候,张院长站起来坚定地说:“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我向党委请战,我作为第一批医疗队的领队参加”。院党委从年龄、身体状况的角度考虑,张院长不适合参加,张院长又一次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是院领导,是一名党员,是内科医生,其他两位副院长都是外科出生,我是最合适的”。就这样,院党委决定由张院长作为领队带领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支援湖北省荣军医院。

  接下来,张院长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医疗队的工作。开展出征前的相关知识培训、实战演练培训,防护物资的筹备、生活物资的筹备,又是几天的不眠不休,张院长因为劳累、饮食不规律,阑尾炎再次发作。当院党委考虑换将的时候,张院长嬉笑的说:“我是医生,我能处理好,请党委书记放心”。在连续输了两天液之后,他还是带队出征了。

  他带领这支平均年龄34岁医疗队,他是带队领导,是一名医者,同时又是兄长、家长。作为带队领导他牢记省厅党组领导的嘱托 ,践行着向省厅的承诺“圆满完成抗疫阻击战;同去同归,一个也不能少”。他时刻关注着队员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情绪变化。他常将“千万要做好防护”、“一定不要懈怠”、“下班进门洗手洗澡”、“好好吃饭保存体力”这几句话挂在嘴边,千叮万嘱;女队员下晚班,他带领男队员接女孩子们回驻地,风雨无阻。鼓励队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疫情,轻松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一名高年资的医者,他一面实施着治疗,一面向年轻医生毫无保留传授着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教育年轻医生在大战中磨练意志,在大战中锤炼品质,在大战中提升技能。

  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医者仁心”的承诺。


英雄的传承

04.jpg

  陈晨,山西省荣军医院内科副主任,37岁。2007年毕业于天津武警医学院,2010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院,通过他的努力很快就成为医院内科的骨干医生。2015年被医院作为优秀医生选派到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进行了一年的进修学习。2019年被医院任命为内科副主任。

  2020年春节前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人们把准备放松神经,瞬时间再一次绷紧。医院上下再一次抖擞精神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之中。在人们还来不及停下思考的时刻,陈晨的举动让人们为之一振。他向医院党委递交了愿意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的请战书,请战书中写道:“医院有上前线的任务时,请务必第一个考虑我,我将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全力以赴。”每一字,每一句都掷地有声。人们还在寻思一个平时沉稳而又随和的年轻人,这种勇敢的动力来自于哪里的时候,无意中在朋友圈的聊天记录中发现了他与父亲的一段对话,“爸爸,刚接到紧急通知支援武汉,如您当年不畏生死保家卫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样,我即将踏上抗击疫情的征程,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国家有难之时,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尽一份力量去保护她,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是吧。”“儿子,获悉去武汉参加抗疫,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一名医务人员的义务和光荣,爸爸支持你。需要我和你妈做什么告知我们,做好自己的防护,保护好自己才能解救更多的人。”得知陈晨出生于一个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是一名拥有三等功的战斗英雄,人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这一份动力来自于军人家庭中的那种特有的舍身忘死、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来自于英雄血液中的基因传承。

  湖北省荣军医院告急,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向全国优抚医院发出了驰援武汉的号召令,陈晨作为第一批支援湖北省荣军医院医疗队队员踏上奔赴武汉一线的征程。

  作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进入疫区得知湖北省荣军医院的医护人员很久没有回家没有休息,坚持在一线奋战近一个月了。他为湖南的同仁们前期的艰苦奋战深受感动,不轻易流泪的他落泪了。为减轻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压力他主动要求多接收病人,随着疫情变化治愈病人增多,他所在病区患者减少,陈晨又一次提出要到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病区工作,经院党委决定将其调整到病人总数和重症最多的发热一区。在发热一区的工作中,他不计时间加班加点。病情了解不透不离岗,手头工作不完不下班,做完自己的再帮助别人做,尽力做抢着做。他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吾之所愿,待春暖花开,山河无恙,君无恙!”的诺言。

  再艰苦,再忙碌,也阻挡不了他的智慧。在防疫工作中他发现眼睛近视的医务人员,需要在佩戴眼镜的基础上再佩戴防护眼罩,造成看不清事物,影响到工作效率,同时,几小时工作下来还会导致皮肤压疮,甚至还会造成近视眼镜防护密封不完全,导致职业暴露。最终造成医护人员受到病毒直接威胁。他仔细研究,反复实验,利用工作之余,发明了可调节视力和重复利用的防护眼镜,解决了一线工作的困扰,并向国家申请了专利。

  这就是我们勇于担当80后,英雄的80后,智慧的80后,我们为你点赞,我们为你喝彩,我们为祖国加油!


冬天必将过去 春天必将到来

05.jpg

  任晓欢,41岁,党员,山西省荣军医院内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待聘,全国首批心肺康复专科护士,从事内科工作十余年,是山西省荣军医院第一批赴鄂护理人员带队护士长。

  “多日的准备只为这一日的到来!今天终于出发武汉,多日压制在心头的阴云瞬间消散,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舍我其谁?路上山河依旧,唯愿疫情消,人无恙,带到春光明媚时,我们再相见!”这是任晓欢她护士长的临别寄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一种复杂的心情。2020年对她来说真的是一个一言难尽的年份。她是父母面前的长女,父亲刚刚脑干梗死出院,怎么能忍心抛下身患重病的父亲而远离;她是女儿的母亲,今年女儿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又怎么能放心在女儿升学的关键时刻远离;可她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职责告诉她,病患更需要她…….

  新冠肺炎肆虐之时,她的党性告诉她,她的职责告诉她,她十几年的苦练告诉她——舍我其谁!但是,面对着病重的父亲,面对着即将中考的女儿和丈夫怎么开口,让她几夜难眠。知女莫若父,当她向父亲袒露思想后,父亲的一席话让她流下感激的泪水。“你是医护人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那里才是你的战场,不用担心我,我有你妈和你妹妹,你放心去吧。”虽然声音有些哽咽,但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丈夫是一名外科医生,多年的相濡以沫深知小欢的心思,她还没有开口,丈夫便笑着说:“不用说了,这几天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清楚你在想什么,女儿的事你不用担心,我只有一个要求,平安的去,平安的回。”那一夜她沉沉的睡了一个好觉。

  就这样第二天,正月初七,1月31日,她主动向医院党委递交了愿意奔赴武汉的请战申请书。2月1日医院接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对口支援湖北省荣军医院的倡议书,她再次向医院领导主动请战,申请第一批到武汉支援。只为一份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她投入到了紧张的备战之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9日中午,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她带领着她的护士姐妹们踏上了奔赴武汉的征程。

  在工作中,为了将防控做到万无一失,在驻地积极协助带队领导完成支援队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支援队临时党支部的青年支委,积极主动担当支部工作;作为护士长主动为队员们解决来自思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悉心关注队员们的思想、心理动态;组织制定下班后的清洗工作流程;协助队员完成驻地的区域分工;制定驻地消杀制度;每日定时给队员消毒房间;组织医疗队防控会议,及时改进防控措施…..她在完成病区治疗任务之余,默默地主动承担着大量的辅助工作。

  在生活上,在队员心中,她就是一位“大姐”,当年轻队员身体不适时,她主动为年轻护士顶班,保证队员充分的休息;当年轻的队员生活上有不适应,她不顾劳累,为想家的队员熬上一碗山西小米粥,做上一碗西红柿鸡蛋挂面汤,暖心又暖胃。

  在病区工作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平日的钻研和苦练都派上了用场。一进入病区她便利用自己的所学,协同科室改造病区分布,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将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进行划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落实护目镜的消毒制度,保证了医务人员的防护安全。严格落实“三查十对”是她平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基本功,为避免年轻护士由于在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药品、以及其他客观原因造成的用药错误,她总是要在年轻护士们摆好药品之后,再检查一遍。虽然,她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但是,有效缩短了支援医疗队与本院医护团队的磨合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失误。

  做为一名心肺康复专科护士,她勇于发挥她的专业特长,在每次查房时,都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心肺、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来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带来的活动能力下降、心肺功能减退的问题。一位二十八岁的女患者,入院以来情绪低落,失眠、不愿意吃饭,她主动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只要她能力所及,她总是不厌其烦,细致入微。她的心血,她的汗水赢得了患者心,短短几十天的湖北省荣军医院工作,患者的赞誉、患者的表扬、患者的感谢、患者的笑容让她收获满满,也让她感动不已。医者的不畏生死、细心救治和病患的积极配合,上演了一幕幕医患齐力合心共同抗疫生动场面。

她坚信,“冬天必将过去,春天必将到来。

向“逆行者”致敬

我们等待着你们每一位

胜利凯旋,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