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些战疫玫瑰都是C位女神!
今天,是特殊时期的“三八妇女节”,无数个“她”仍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她”或是救治者、科研者,或是建设者、组织者,又或是协调者、志愿者,在这场战役中,都贡献着不可或缺的战疫“她力量”。我们向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女神们”道一声:辛苦了,祝你们节日快乐!
广东省第二荣军医院
全院的姐妹们: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各地,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姐妹们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临危受命,顾大局、守初心、勇担责,在“防疫”的战场上留下最美丽的身影。在此医院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默默支持你们的家人、亲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巾帼不让须眉,你们当中,有守在一线直接面对病患、救死扶伤的医护技人员,有留在幕后恪尽职守、支持防控工作的行政后勤人员;你们是坚守防控一线的“最美逆行者”,是守卫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娘子军”。在你们身上,充分彰显了二荣巾帼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无私精神;我们看到了你们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看到了你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势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你们是新时代巾帼的榜样,也是医院的骄傲!在这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医院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祝你们节日快乐!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战鼓未停,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一是要继续以昂扬作战姿态,坚决执行防控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性。省内虽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但我院作为防控重点机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任务仍然不变、防控等级和力度并未下调,大家要坚决防止和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始终保持昂扬的战斗姿态,严格执行省、市、区和医院的防控要求,规范落实各级防控措施,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的防控成果。二是规范做好防护,坚定必胜信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希望大家在全力以赴防控疫情的同时,切实做好自身防护,合理安排休息,确保安全健康,持续保持振奋精气神,进一步树立迎难而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勇气和信心,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挺过艰难时刻,驱散疫情阴霾,就是晴空万里,让我们共创春暖花开的幸福生活!
广东省第二荣军医院
2020年3月7日
广州
何继英
转业前作为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传染科的护士长,何继英曾参加过2003年抗非典疫情,曾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奋战在抗非典第一线。“想到自己转业前是一名传染科的护士长,曾经还参加抗击非典,我认为我有经验、更有责任参加到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
2019年5月,何继英从广州市城管局转到黄埔区联和街城管执法队,她在联和街工作的时间,至今还不满一年。而当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联和街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项小组,何继英就在街道工作群主动请缨,请求加入抗疫一线的入户核查工作。入户核查小组的工作基本是连轴转。通常早上8点过后出门核查,返回单位就开始录入数据上报情况,有时中午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有时,下午5点多可能突然接到社区上报有可疑病例,入户核查小组就要迅速上门核查。
按照社区分工,何继英负责的是“重点人群的回访”,如湖北返穗人员、可疑病例、发烧者等。她反复强调,“我个人没什么(好说),现在我们一个是组织,一个团队,我们的心拧成一股坚强力量驱除疫魔。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争。”
王允个
刚刚在2019年自主择业到广州市的军转干部王允个同志是国家军队系统首批心理治疗师,参加过汶川地震心理危机干预,多次遂行部队参与演习、比武等军事任务。此次就职单位美年大健康组织医疗队支援湖北,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她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并随首批援鄂医疗队于2月20日到武汉。医疗队统一由国家医疗队统管,21日进驻武汉丁字桥隔离点,全面负责隔离点医疗工作。
一线任务已是相当繁重,王允个还利用休息时间,发挥心理咨询与指导专业特长,联络组织广州军地专家组成心理援助队伍,线上支持需要心理疏导的隔离人员、医护人员,提供热线服务。并为武汉市妇联、武汉市铁路团委等单位提供线上心理讲座的志愿服务。
程小燕
“什么时候出发?”“现在”“孩子怎么办?”
1月29日凌晨4点,某部队担任药品仪器监督检验站工程师老彭收到了部队开赴抗击疫情第一线---武汉火神山医院支援的任务,按要求当天要完成人员集结并开展防护专项培训工作。而老彭的妻子,作为负责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一名退役军人——越秀区市场监管局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督管理科的程小燕在交代好8岁孩子如何加热饭菜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后,便投身到抗“疫”的战场上。
在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监管是重中之重,春节前,程小燕就和同事就对辖区药店重点防护物资的进货渠道、储存情况、是否哄抬物价等情况进行动态跟踪,针对防控疫情热销紧俏药品、医疗器械及时做好抽检,保障疫情防控药品质量安全,确保药品、医疗器械市场不流入假冒伪劣产品。
由于夫妻都在疫情防控一线,“没给儿子好好做一顿饭,心里有一点亏欠”,但程小燕知道,疫情面前,“若有召,召必回”,退役军人必须冲在第一线。
刘会杰
刘会杰,驻穗部队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中的一名90后的年轻护师,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紧急关头,她在第一时间主动请战驰援湖北。
2月13日,刘会杰奔赴武汉,在当地医院投入到紧张的医疗护理工作中。与另外2名护士负责支援医院感染科内54名患者的全部护理工作。尽管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工作就是6、7小时,里衣都湿透了,严重影视日常生活。但每天的朝夕相处,与患者建立起如同亲人的情谊,让她们“忘记”了身体承受着的劳累辛苦。其中一位83岁的老年患者,与其共同生活的女儿因疑似病例正接受医学隔离,她独自在医院治疗,因而情绪极不稳定,拒绝接受治疗,强烈要求出院回家,甚至扬言不给出院就要轻生。但刘会杰与同事们并没有因此而退却,她对老人家柔声劝说:“老太太,由于疫情治疗需要,家人没有办法前来陪伴您,但我们医护人员会医治照顾好您,待您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并帮助老太太与家人视频通话,最后患者情绪平静,并积极接受治疗,目前病情平稳。
20天以来,经过全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54名患者中大部分病情已明显好转,马上可治愈出院。在紧张的疫情防控前线工作中,刘会杰坚定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并被批准予以火线入党。
王盛兰
王盛兰是一名军嫂,是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医生,她的丈夫从海军部队转业到海珠区工作,主动请缨到梅州市丰顺县参加扶贫工作,今年刚完成扶贫任务回到单位工作,疫情却爆发了。
今年除夕疫情来势汹汹,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王盛兰毫不犹豫地向单位党组织提交申请,主动承担广州南站及周边疑似病人的转运和收治工作。她的丈夫则请战参加全脱产党员突击队,下沉到街道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大年初三傍晚,还没吃得上午饭的王盛兰,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出诊回到办公室,想起多日没见到女儿,顾不上吃饭便争取时间与女儿视频。当视频连接上的瞬间,女儿的表情有些迟疑,女儿说:“妈妈,您穿得像个宇航员,我差点没认出来。妈妈,我在家很听话,您要保护好自己,我们在家等您回来.......”还没说上几句话,她又接到急救任务,便匆匆挂断了视频。为了给妈妈加油打气,女儿写下了作文《勇敢的妈妈》送给妈妈,希望妈妈能够安心工作,早日战胜病毒凯旋归来。
赵瑞芳
“亲爱的妈妈,最近在武汉还好吗?……是不是很辛苦?”
“最近有hen多shu shu阿yi来我们家看我们关心我们,真开心!我的学习你放心吧……”
这是支援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的护师赵瑞芳第一次收到读一年级的儿子写给自己的信,看着那一行行工整又生涩的文字,她禁不住流下眼泪。
赵瑞芳是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护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7岁,小的还不满周岁,由于与丈夫经常聚少离多,只能让已七十多岁的父母帮忙照看孩子。在她到达武汉后不久,儿子的学校开始网上察看学生在家情况和网上辅导。由于老人不会用电脑,这让远在武汉的赵瑞芳放心不下,怕耽误儿子的学习。
让赵瑞芳想不到的是,儿子所在的荔湾区西朗小学很快得知这一情况,专门安排了同住一个小区的吴晓菊老师上门帮助,并进行辅导。班主任老师还把王辰昊作为“一对一”帮扶对象,每天都会打电话了解情况。不仅如此,学校少先队还发动同学们绘制手抄报,摄制“童心战‘疫’”微视频发给王辰昊,为他和身在一线的妈妈点赞、加油!对此,赵瑞芳感触地说:“没想到这么多人关心支持我们一线医护人员,有他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深圳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深圳市龙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各街道、红星志愿服务队开展“情系巾帼,尽绽芳菲”三八慰问活动,前往退役女兵所在工作单位、防控岗位,为参与抗“疫”战争的12巾帼女兵代表,送上节日慰问品和深情的祝福。同时为全区167朵军中绿花精心定制花束和贺卡,使用无接触配送方式快递到她们的手上。
退役女兵代表杨俊说:“我15岁参军,可以说生在部队,长在部队,是部队培养了我。如今,我转业了,但是‘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锐意进取,以优异的工作业绩来证明军人的价值。”她在部队期间荣获三等功5次,转业后荣获三等功2次。转业到地方兢兢业业,心系群众,先后2次赴广西参加对口扶贫工作,为学校捐建厕所,为贫困户代销农产品等。从正月初二返深开始即参与一线防控工作,她还发挥专长,参与演录并主唱原创歌曲《国门战疫》,以铿锵有力的音律为一线工作者加油鼓劲。
覃敏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参与志愿服务工作11年有余。她说:“我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不忘初心,国家和部队培养了我,就时刻要求自己无论处于何时何地,要把人民放在心里,把能量释放在外。”
疫情期间,引导所在的党支部成立临时抗疫小组,督促小区物业为居民群众做好一线的防控部署,发动邻居捐资捐款为一线防控人员送温暖,还主动到小区出入口担当志愿服务者,经常指导过往人员正确佩戴口罩,将消毒药片发放给过往邻居时,不忘叮嘱要做好居家防护。她还组织支部成员创作了一个反映身边个人及公司对疫情期间做出的奉献的原创视频。
郭锐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批报名下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一员,风雨不改、诲人不倦,严防严守社区防控一线。她说:“我是一名女兵,虽然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但也会争做不怕苦不怕累的排头兵。”曾在部队立下二等功的她,回到地方后自然也是军人本色不改。身在防止外来输入组,她秉着一个都不落下的原则,用最大的韧性示意、测温、查看证件,同时温和提醒出入人员做好居家的日常消毒和后勤保障,引领社区人员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她们脱下戎装回归社会后,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在不同领域、不同战线上绽放芳华,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精神当好每一个角色。
疫情爆发后,退役女兵们也进入了备战状态,以女兵独有的正能量对抗疫情。在龙华区红星志愿服务队招募通知后,她们也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一名“红星志愿者”,女兵们纷纷表示找到了组织。
3月6日,龙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贺平光、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张穗芬同志和红星志愿服务队人员,分别到肖余、覃敏、郭锐、杨俊身在地送上祝福和敬意。王丽霞、黄艳娟、张瑞琦、刘冬妮、周巧玲、肖余、赖素虹、辛金民、王颖等退役女兵,也分别收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专干率队送上的慰问品。她们或刚放下额温计,或刚指导完返深人员填报信息,或刚在通行证上打完勾,或刚想松弛一下僵硬腰身,抬头迎面接到了这份专属于退役女兵的礼物。全区在册的退役女兵,也能赶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前收到她们的专属礼物。
珠海
黄倚君
黄倚君是珠海市斗门区的一名退役军人。2月18日晚七点,经会议研究决定,安排黄倚君前往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值守。没有犹豫,没有耽搁,她简单收拾好个人物品,立即赶赴那里。
“怕吗?”在单位门口,送她的同事问。她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转身上了前往集中隔离点的车。
“真的不怕吗?”她在心里问自己,“不怕是假的吧?”
“但必须勇往直前!”一个声音告诉她,因为她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党员。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位于白藤湖警察疗养院,累计入住21位留观对象。与她一同入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还有她们部门的张天荣副主任。
登记造册、分配房间、早晚测量体温、全面消毒,把留观对象全部安顿好以后,黄倚君终于松了口气,此刻已过晚上7点。
有一位凌晨入住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老人患有高血压,不吃任何肉菜。张天荣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系配餐公司,特意安排素菜给她,然后此事报告给街道办,街道办立即协调卫生部门拿来血压计,安排护士每天定时给老人测血压。
“虽然留观对象人被隔离在酒店,但是大家的关爱和关心不能被隔离。”这句话是值守人员这段时间的宗旨。这些天,值守人员既是送餐员,又是保洁员,既是采购员,又是心理辅导员……简直就是全能小管家,黄倚君都有点佩服自己了。
林雪玉
林雪玉——她集多种身份于一身,既是一名共产党员、23年兵龄的团级转业干部,还是一名科室负责人,更是一名母亲。连日来,她舍小家、顾大家,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加入到驻点朝阳社区一线合力战“疫”。
从2月7日开始,林雪玉连续30天无间断驻点社区。她深入老旧小区,挨家挨户摸排调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湖北返乡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排查工作,并建立完善社区居住人员信息。针对朝阳社区出入路口多,人员、车辆流动复杂,防控难度大这一情况,对辖区内的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对各小区出入人员、车辆进行体温检测及信息登记。
河源
张婷
“我们将按照贵公司的意愿将100桶84消毒液用于我县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中……”3月2日上午,河源市紫金县智龙傢具公司收到县红十字会的一封《感谢信》。
这批捐赠的消毒液是一名2010年退役后自主创业的女兵张婷所赠。张婷2008年入伍到福建某部当女兵,于2010年退伍后自主创业,从一名打工者开始,经过近10年的人生奋斗,成功创办了紫金县智龙傢具有限公司。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女退役军人,她从电视、广播及时收到县退役军人发岀的《倡议书》后,主动联系县十字会,提岀为支持县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自愿捐赠一批消毒液。张婷先后还为县第三中学校捐赠20桶,专程自带车辆下乡镇为革命老区苏区镇政府捐赠50桶。
张婷主动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捐赠消毒液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受到了全县退役军人的一片好评和关注,影响了一批老兵、及遍布在广州、深圳等地的紫金籍退役军人企业纷纷回来捐款捐物资。
惠州
李玲
惠城区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李玲,去年曾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在疫情面前,她主动请缨,积极参加惠河高速惠州西站出口的一线排查。
“大家不要急,我来想办法。”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支部主动向区委、区政府请战前往惠河高速惠州西站出口配合执行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前夜,面对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李玲主动受领任务,她不顾夜色弥漫,毅然驱车到市内各大药店兜转。凡是开着门的药店,她都要问一问,哪怕只有一两个口罩,她也自掏腰包买下来;就算药店已打烊,她也打电话去咨询;药店买不到了,她就四处托人找寻……在短短一夜之间,她就筹集了150个口罩和其他消毒物资并全部无偿捐献给党支部。在高速路口现场参加防控工作时,李玲不落一车、不漏一人地登记每台来惠车辆的车内人员信息,细心提醒乘客做好防疫措施,并及时“补位”,在其他同志忙不过来时主动上前。当遇到湖北牌照的车辆,她没有丝毫的退缩,往往不惧风险冲锋在前,抢着去采集信息。风风火火的“湘妹子”李玲,平日是同事眼中热心爽朗的大姐,关键时刻又突显出共产党员的风范,展现出一名党员的担当。
张文倩
桥西文化站站长张文倩,两年的军旅生涯,造就她作风过硬,事事冲在前。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公告要求,为防止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暂停全市范围内KTV、酒吧、网吧、电子游戏厅、洗浴中心、足浴、健身房、麻将馆、室内健身场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桥西街道文化站严格执行命令,立即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娱乐场所开展工作,同时积极核查举报及舆情反应的相关问题,以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攻坚战任务的有效落实。
随着返工潮及企业复工复产带来的人流量,社会面临更大的疫情防控压力。身为文艺工作者的张文倩利用自身所长,创作诗歌《复工复产在行动》宣传激发辖区商户经营动力和信心。
《复工复产在行动》
作者:张文倩
春风吹,木棉红,
疫情渐渐己受控。
经济秩序要恢复,
复工复产在行动。
桥西街道积极响应,
梳理辖区企业三千多间。
一手抓防疫不松懈,
一手树信心复生产!
大企业,顶天立地,
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
桥西街道全力支持,
复工复产争取胜利。
疫情没过不放松,
复工复产要监控。
最主要保护好员工,
戴口罩测温不能空。
出入人员要登记,
工作场所要通风。
集体用餐不聚集,
垃圾消毒勤处理。
防控措施做彻底,
人文关怀到心里。
政府帮扶我放心,
复工复产没问题。
春风吹暖满云天,
东江两岸气象新。
吹响抗疫总攻令,
桥西街道跟得紧。
社区网格防控网,
绝不放松要加强。
薄弱环节不轻放,
整改到位增力量。
一把星星撒上天,
复工复产同心干。
抗疫还要抓生产,
防控病毒闯难关。
复工复产在行动,
防病抗疫不放松。
意气风发来开工,
木棉花开太阳红。
冯金梅
水口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工作人员、退役女兵冯金梅,大年初一,她向在水口街道前线的办公室和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主动请缨,要求到一线参加抗疫。
她被安排在疫情防控统计组,主要负责疫情防控数据的分类汇总、片区发热人员数据统计等工作。疫情防控初始半个月,工作制度还在逐步完善,数据统计汇总工作异常繁重,她充分发扬“5+2”“白+黑”的战斗作风,经常加班到半夜。回到家,她还要通过微信群继续交流沟通,力争为疫情统计工作输送准确的数据。
周琼君
在江南街道祝屋巷社区工作的退役军人周琼君,刚开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社区一些老人对疫情不了解、不重视,没有佩戴口罩,聚在一起聊天,周琼君见状立刻上前劝导、疏散人群,用贴地气的“惠州话”向他们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力争在源头上阻断病毒传播。
祝屋巷社区管辖地处西湖边,春节期间总是有不少市民在景区边聚集,周琼君巡查时发现总是第一个上前进行劝导,当地老百姓一提起这个“最美女战士”就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家里有没有从武汉回来的人员?如果有,人在哪里?有没有发烧发热或咳嗽症状?都接触过哪些人……”1月26日,正月初二,敲门声在各家各户响起,这是周琼君和同事们开展“扫楼行动”,对湖北武汉等重点疫区返惠人员进行全面摸排。
社区独居老人群体是一个重点防控工作任务。周琼君和同事们不仅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发放医用口罩,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增强独居老人们自我防范意识,及时帮他们联系子女并建议其子女将老人接回方便照顾。
在针对一些不符合开门营业条件的烧烤店、饮食店进行劝导过程中,有店主不理解,周琼君都耐心向他们解释、宣传疫情的严重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劝告店铺暂停营业。
曾送茹
沙田镇机关事务办办事员曾送茹是一名退役军人,还是一位军嫂。大年初三至今,她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的最前线。
除了后勤保障外,只要有空她就会志愿到各防疫卡口帮忙值守。尤其是早上上班前,她会早起一个小时到卡口,换下值夜班的同志,让他们能得到片刻的休息。
现在是复工复产人员流动的关键时期,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四处奔波,到各村(社区)、防疫卡口了解防疫物资实际使用情况,了解物资下拨后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满足前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解决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紧缺等问题,做防疫工作坚实牢固的大后方。
江门
在江门市江海区,有这么一群退役女兵,她们积极响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号召,加入到老兵志愿先锋队,踊跃报名参与到一线防“疫”工作,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做到退役不褪色,展示着疫情防控线上勇当先锋的女兵风采。
钟日玲
钟日玲曾是广空武汉基地的一名通信女兵,1995年12月入伍,服役4年,在部队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她热爱公益事业,热心帮助困难群众,退伍以后经常主动参与社区义工服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她第一时间加入到老兵先锋队,担任临时党支部支委成员,参与到老兵先锋队的发动及组建工作中。每次交待任务给她时,她都毫不犹豫地表态:“我是党员,我先上,请领导放心,坚决完成任务!”
她主动请缨前往高速路口轮流值守,给返程人员检测体温。近期正是外地务工人员返城高峰期,车流量特别多,每班6个小时下来,今年43岁的钟日玲胳膊都酸软了,到最后连捏住测温枪都很吃力,但她毫无怨言。“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在武汉危难之时,我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去支援,虽然我没能到武汉一线,但能够在江门的防控‘一线’值勤,为打赢阻击战出一份力量,我也是倍感光荣!”
扈江河
2015年应召入伍的退役女兵扈,现就读成都文理学院,放寒假在家期间加入到老兵志愿先锋队,她积极主动,服从安排,被分配到外海街道复工防控小组,对工业园区,多家厂企进行登记造册,摸排企业信息,向企业传达各级部署要求、疫情防控指导等工作。
“我是一个兵,战疫为人民。”对扈江河来说,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最美时光。在志愿战疫的日日夜夜里,没有浓妆没有时尚,素颜的背后,只有荣誉心、意志力、英武气,只有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责任与担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一块试金石,它在关键时刻,让刚刚脱下军装的扈江河走上了前线, 成为勇敢的抗疫战士,用坚守诠释了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蔡金容
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主任蔡金容,既是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更是一名退役军人,18年前,她在武汉参军入伍,在那里,她服兵役,考上军医大学,武汉就是她的第二故乡。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武汉一直处于这场风暴的中心,她也一直牵挂着那里。
接到抗“疫”命令,她在万家团圆之时迅速告别父母,匆匆赶回江门主动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平凡岗位上执着的坚守着,以“逆行者”的无畏姿态,传递着凛冽寒风中最珍贵的爱。
回到工作岗位后,她迅速投入到防“疫”中去,除了要组织安排好局机关干部职工参加一线值班外,更是冲在防控工作最前面,积极参与高速路口的值守任务,组织退役老兵协助军创企业复工复产。她是老兵志愿先锋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她的积极倡议和号召下,“江海区抗击疫情老兵党员志愿先锋队”在短短的半天内迅速组建完成,并迅速组织筹划授旗和启动仪式。在这支特别战队中,她扮演指挥员、战斗员、联络员、信息员等多种角色,在她的科学安排下,60多名热心的退役军人陆续奔赴抗“疫”前线,为高新江海抗疫阻击战提供力量支持。
“老兵党员先锋队”的组建和抗“疫”引起了积极反响,由她撰写的《若有战,召必回》、《重整行装再出发江海退役军人抗“疫”志愿先锋队出征》等工作信息被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官网以及江门先锋、江门高新先锋和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今日头条等权威报刊和平台发布;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制作抗疫宣传片,在江门电台录制战“疫”诗歌朗诵专辑,为抗“疫”一线退役军人加油鼓劲,在全社会引起共鸣!
肇庆
刘爽
刘爽,现任四会市石狗镇政府科员,石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兼社会事务办负责人,她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优秀的退役军人,2019年被评为肇庆市“最美退役军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还在江西休假的她毅然返回工作单位,投身到抗击疫情一线。刘爽回到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石狗镇敬老院给老人们分发防护物资,帮老人们测量体温,帮老人们进行居住环境彻底的消毒,敬老院也成为刘爽每日必打卡的地方。
除了帮镇里的老人做好防护工作外,刘爽还每天下乡驻村驻点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异地外来人员,加班加点汇总一天的排查情况,统计疫情报表。考虑到镇里工作人员值守高速路口的辛苦,刘爽主动请缨参与高速路口的值守工作,协助做好值守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不仅如此,刘爽还和石狗镇的退役军人一起投入到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中,帮路过的村民测量体温,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做好外来车辆的排查工作。
钟志慧
钟志慧,2005年12月入伍,2007年12月退伍。2008年2月进入端州区城西街道百花社区成为一名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一干就是12年。
大年初二,钟志慧在工作群中看到紧急通知,即刻投入到抗疫第一线。她反复向每位群众强调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宣传防护措施;在每个单元张贴告知单,提醒居民到社区登记,没有打通电话的居民她就入户排查;认真排查有湖北居住史和外出旅游史以及离肇返肇群众情况,晚上就在防控检查点详细登记居民出入人员信息;到大街小巷小区出入口悬挂宣传横幅,及时到各小区宣传栏更换防疫宣传通知、向居民群众派发防疫宣传单张,力争做到负责辖区全覆盖无盲区。
她们,是妻子、是母亲、亦是女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她们更是挽救生命的专业力量、是春风化雨的温柔力量,战疫一线绽放的“她力量”,是最美的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