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温暖汇聚大爱,致敬奋战在广东战“疫”一线的他们!

广州

  琶洲执法队教导员李文明在部队服役期间表现非常突出,1998年参加抗洪突击队,2003年“非典”期间荣立三等功。疫情来临,李文明正在老家陪母亲。接到返岗通知后,毅然收拾行装、与母亲道别。李文明善于做思想工作,爱“自黑”,爱开玩笑,善于春风化雨排解城管队员们的委屈和无助。他习惯随口唠家常,悄然无声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将工作和教导员本职有机结合,带队巡查并隔三差五向大家嘘寒问暖,随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

01.jpg

李文明(右)。

  2019年从部队转业,2020年1月来街道报到的龙跃兵是一名城管队员。在部队期间,医学检验专业出身的他长期在部队医院临床一线工作,2003年参加过抗击非典,被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有一定的防疫工作经验和基础。

  疫情发生后,龙跃兵经常冲在防疫工作第一线学习、了解和处理基层工作。他还主动申请某酒店外来人员临时隔离点24小时值班工作、加入街道24小时应急值班小组,随时待命。

02.jpg

  龙跃兵的妻子长期奋战在医院防疫一线,无暇顾及家务琐事。读高二的儿子因疫情延迟开学在家,主动挑起了家务重担。

  执法队应急突击队王锦萍是前八一滑雪队的冬季两项滑雪运动员,在八一队服役期间曾荣获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现为国家级裁判员。

  为了支援防疫工作,王锦萍将两岁半的小孩留在东北老家,只身一人回到广州。因所在大院封闭管理,为了上班,她又暂别丈夫,坚守街道防疫岗位。

  王锦萍的丈夫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他非常理解并支持王锦萍的工作。防疫期间,王锦萍主动申请担任某酒店外来人员临时隔离点24小时值班工作,还加入了街道24小时应急值班小组,同时主动申请加入执法队应急突击队。

深圳

  85岁的军休干部牟振基,他的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被评为革命烈士。作为烈士后代,他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就向工作人员发来信息,请求做一名防控疫情的志愿者,为抗击新冠肺炎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响应“若有战,召必回”的号召,表示如有需要一定尽力,随叫随到。

03.jpg

军休干部牟振基捐款10000元驰援湖北。

  2月2日,他前往深圳市慈善会捐款10000元,用于支持湖北武汉抗击疫情,还时刻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常在支部微信群里转发正能量信息,鼓励所有军休干部坚定信心、一同战疫。

  军休干部杨旭成,在战疫期间,个人捐赠18箱价值2千多元的酸奶慰问光明区迳口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并将个人在社区工作的一个月工资全额捐出用于抗疫。

  军休干部赵新华在疫情之初向中红慈善基金捐款300元,此次又一次在军休干部党支部捐款2000元。

  军休干部蔡鹏也在疫情发生第一时间向家乡捐款5000元用于购买防护口罩。

  军休干部秦四喜表示,“党中央已经向全党发出了号召,我们老共产党员应该党指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坚决拥护和响应党的号召。我们退休以后不能冲锋到一线了,只能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啦!”。

  他先是组织所在小区业主,为小区物业一线员工捐款捐物。截至2月25日,100多名业主捐献现金31200元,医用口罩140个,检查手套100个,84消毒液一箱,免洗抑菌凝胶500ml装20瓶。

04.jpg

军休干部秦四喜组织小区居民捐款捐物。

  2月27日,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自发倡议,主动带领所在党支部党员开展捐款活动,短短2天时间所在军休三所第二党支部30名党员筹集善款48800元。当秦四喜得知一位家中有长期病患的军休干部捐款1000元后,立即退回该军休干部的捐款,而后自己帮其支付了1000元捐款。

  疫情当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被定为深圳地区唯一接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医院,该院成为了深圳阻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前沿阵地。

  抗疫战斗号角吹响以来,庄永清毅然取消所有休假计划,穿上警服、一身戎装,全身心地投入到三院执勤的新战斗中,与队员一道不辱使命、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截至3月2日历时长达39天。

05.jpg

  期间,有两名疑似肺炎病人,出现砸东西、声称要跳楼等情绪失控现象。接到警情后,经验丰富的他第一时间带领医院心理医生赶赴现场,全力做好安抚工作,迅速稳定患者情绪,及时处理隐患事件。诸如此类例子还有很多。

  安保执勤是三院抗疫战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疫情爆发至2月28日,确诊新冠病毒肺炎患者417人,治愈出院299人,工作量之大,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

06.jpg

  截至目前,庄永清及其战友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协助劝阻疑似患者10余人。庄永清的努力得到了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认可,2月26日,深圳市公安局领导带队前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向正在抗疫场上的庄永清颁发个人二等功证书和奖章,对于庄永清而言,人民群众和上级肯定是他继续努力,继续投身抗疫战斗直至取得最终胜利的强大动力。

珠海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位于珠海万山群岛上的担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一线,认真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着力从信息采集、宣传资料发放、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全力推进疫情防疫防控工作。

07.jpg

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上门给村民测量体温并发放宣传资料。

  担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李运祥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在海岛工作30余年,将于今年5月退休。1月25日晚(正月初一)他接到返岗通知,26日乘坐最早开往外伶仃岛的船返回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期间没有回过位于香洲区的家。

  李运祥作为担杆镇重点群体网格化排查管控工作的“三人组”领导小组成员,带领工作人员逐一入户排查,确认每一名在岛群众的信息,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耐心告知群众每日做好卫生消杀和体温测量,积极向隔离人员宣传隔离知识。

  对于一些不配合的隔离人员,他始终耐心细致地解释,告知群众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尽量安抚群众的情绪,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工作。面对个别人的不理解,他选择的是默默坚持,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他始终对自己说:我不仅是退役军人,同时也是党员,退役且临退休,但决不褪色,召必回,战必胜。

08.png

担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李运祥主任部署工作并带领工作小组执行工作。

  作为海岛90后青年党员、退伍军人,担杆镇民兵应急小分队队长潘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带领民兵应急小分队积极配合驻岛公安、卫生等部门深入外伶仃岛上50多家酒店、旅馆、民宿等,精准排查出50名湖北籍、武汉籍上岛游客(从武汉来岛的游客15名),对游客信息进行详细登记。

09.jpg

  在镇值班领导带领下,潘睿严格落实劝阻防控措施,及时劝离43名湖北籍武汉籍游客,并动员其余7名坚持留岛的武汉籍游客,免费入住香海楼,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连日来,潘睿奔返于码头与香海楼集中隔离区,坚持每天做好重点人员的跟踪服务,用心协助卫生部门人员上门为7名隔离人员做好健康监测,赠送口罩。

  2月26日上午,桂园社区90岁的退休干部黎逸民拄着拐杖,缓缓来到桂园社区居委会,颤颤巍巍地拿出10000元递到了社区书记翁远红手中。

10.jpg

  黎逸民是桂园社区老党员同时还是一名退役老兵,今年已经90岁了,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1950年10月入党,有着70年的党龄。黎逸民老人平日生活朴素,退休后仍不忘初心,热心公益,坚持用省下来的退休金做慈善。

  “同志,这是我和老伴节约下来的2000元,金额不多,但我们年纪大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尽一点力。”2月26日,67岁的退伍老兵傅容开与老伴来到银坑社区居委会,将一封装有2000元现金的红包交到社区书记郭志强的手上。

11.jpg

  傅容开是银坑工贸公司党支部党员,1979年6月入党,有着41年的党龄。他也是一名退伍老兵,曾担任银坑村民兵营长,保卫着湾仔人民的出行安全。

汕头

  汕头市龙湖区新海街道的党员、退役军人谢锐川,疫情发生以来,积极投身“战疫”前线。

  谢锐川在广东省公安消防服役期间, 无数次冲锋在“灭火、抢险、救援”第一线,一身戎装伴随他度过了12个春秋。多年的军旅生活和艰苦历练, 塑造了他优秀的政治品格,敢于担当的工作责任心。

12.jpg

  脱下军装的谢锐川,当上金叶岛社区居委会的第一书记,下乡工作组组长。疫情来袭,谢锐川坚守岗位,到社区逐家逐户宣传疫情防控,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温馨提示》、《倡议书》等1000多份,耐心劝说社区居民不串门、少出门、不聚会、不聚餐、不涉足宗教场所,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2月4号晚上9点多,大数据显金叶岛社区有两位居民近期去过湖北,谢锐川立即赶到社区居委,联系片区民警,一同上门了解情况,测量体温,登记造册。2月7号,他向物业提出在小区入口设防疫监测点,设立党员先锋岗,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检查值班执勤,带领居委工作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一起严格落实“五个100%”、“十个一律”和“三个重点”工作要求。同时,他组建了金叶岛网格化管理“三人小组”,不分昼夜,逐户排查湖北籍人员、疫区返回人员、与病例密切接触史人员,并登记造册,实时动态跟踪辖区内人员情况,确保社区排查不留盲区,留观人员不漏一人。

佛山

  2月29日,南海区狮山镇官窑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退役军人促进会联合镇团委和社会工作办等单位开展了一次爱心义剪热心公益活动,共组织8名发型师志愿者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退役军人和工作者提供剪发便民服务。“爱心义剪”服务活动从当天早上9点30分持续到下午5点30分,累计共为80多名退役军人和工作者提供了剪发服务。义剪现场,服务中心和促进会的工作人员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安排好参加人员按顺序保持一米以上间距排队。退役军人们都能做到自觉排队,配合测量体温,做好防护等安全措施。退役军人们对于开展这一活动都感到非常开心和满意,他们表示,剪发后感觉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使他们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去。

13.jpg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的退役军人们积极作为,踊跃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投身到高速公路监测点监测、进村入户走访排查、驻守村居检查岗、宣传防控知识、落实医疗物资保障等岗位工作中,冲锋在战疫一线。

  受疫情影响,大家都找不到地方理发,有些退役军人笑称:头发都长成鸡窝了。南海区狮山镇官窑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促进会迅速响应,迅速组织落实了场地和志愿者,活动信息发布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纷纷要求参加,均表示这次义剪活动如及时雨一样解决了大家头等大事。

东莞

  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水水,也是战“疫”大军中的一员。她不仅是一名医护人员,还是一位军嫂。

  除夕刚过,李水水就接到返回单位准备抗击疫情的通知。她二话没说,放下吃饭的碗筷,告别依依不舍的家人,匆匆赶往单位。

14.jpg

  “我是一名军嫂,应当像军人一样。一旦人民需要,必当奋不顾身。”新年工作的第一天,李水水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很快,她走进了长安镇医疗隔离点,一头扎进了紧张忙碌的防控工作。

15.jpg

  李水水所在的长安镇是返莞复工的重点地区之一,用她的话说“隔离点的组建从零开始”。从医用的防护服、口罩到日用的洗洁精、马桶刷……她拉单列表、征求意见、反复核查,努力协调上级备齐管用。在这里,她一边做好隔离人员的医疗检测,一边还要筹集各类保障物资。

  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推进,隔离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摸清人员底数、把好健康关口,李水水每天坚持“逐人检查、逐次登计、逐项核实”。检测体征一丝不苟、保障物资周到及时、心理辅导耐心细致、统计数据和整理档案确保准确无误。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李水水用心战“疫”,不仅体现了一名医者的仁心大爱、更有力践行了一名军嫂的庄严承诺。

江门

  军人守大家,军嫂守小家。防疫工作开始以来,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这样两位军嫂,她们像“女汉子”冲在社区防疫最前沿,为江门的防疫工作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2月中旬开始,市政府号召机关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点帮扶新会区会城街道南兴社区防疫工作,凡有出勤任务,赵京杨都会主动请缨,上门到家家户户登记排查。

17.jpg

赵京杨在进行入户排查。

  “社区的居民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但登记排查经常要上下跑楼梯,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赵京杨每次出勤,要为50户居民登记相关信息,经常一走就是大半天。这个满口标准山东腔的“山东大妞”成为防疫一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丈夫是李德军是武警江门支队一名士官,长期战斗在执勤一线,夫妻聚少离多。疫情发生后,部队严控人员出入,除了执行任务,官兵不能离开营区。

  “平时我们一周见一次,现在我们已经一个多月没见。”赵京杨说,“作为一名军嫂就应该向军人看齐,基层防疫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所以我也应该走上前线。”

  早在1月31日,这对军人夫妻就已向韩红慈善基金会捐款1000元支持抗击疫情工作。

  “见到单位群里发来通知,我就马上报名参加了。”张倩倩是一名军嫂,也是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工作科的科员。2017年,为了支持另一半的军旅事业,她毅然辞去广州的工作,离开亲人、朋友,只身前往陌生的江门找工作。没想到疫情发生后,他们又过上了夫妻同城不见面的“牛郎织女”的生活。

18.jpg

张倩倩在填写复工企业网格化排查工作台账。

  位于江海区的金溪社区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挂点帮扶社区。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她负责防疫路口来往行人、车辆的检查工作,在耐心劝说村民和为复工人员测量体温中忙忙碌碌,一站就是四个小时。

  此外,她积极报名参加协助江海区外海街道复工企业网格化排查工作,深入防疫一线,检查企业执行防控指引要求情况,了解他们目前面临的困难等,帮助企业在防疫期间更安全的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