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龙里:“雷锋精神”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他们每个人的努力,才凝聚成战“疫”磅礴的动力;正是这点点萤火,才汇聚成耀眼的星河。

  正当全国人民满怀丰收喜悦,喜迎新年,阖家团圆之时,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位于祖国西部的贵州省龙里县,全面打响了一场防控“保卫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那一抹“志愿红”成了龙里大地最鲜明的底色。14000多名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无私奉献,筑起龙里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冲锋陷阵 打好疫情阻击战

  “在感染科工作7年了,这里才是我的主战场,疫情来了,我应该上。” 2月6日,贵州省疫情防控定点救治医院急需医护人员,龙里县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黄海涛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前往贵阳将军山医院支援,拉开了龙里医疗系统党员志愿者奔赴一线的序幕。

01.jpg

党员志愿者主动请缨上“战场”

  只要有需要,她冲在最前线。2月16日,黄海涛又从贵阳将军山医院转战湖北,立即投入到武昌方舱医院疫情防控与救治中。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2月18日,来自龙里县人民医院、龙里县中医院的谭艳群、宋倩雯和陈雪三名医务人员出征湖北,驰援灾区。

02.jpg

龙里县三名医务志愿者出征援鄂

  宋倩雯是龙里县援鄂队员中年纪最小的队员。疫情发生后,她放弃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的进修学习的机会,主动请战。2月19日到达武汉后,她和援鄂队员们接受了简短而系统的培训后,立即到武汉武钢二院进入临床开展救治工作。

  截至目前,龙里医疗系统总计6名志愿者出征支援一线,其中5人支援湖北,1人支援贵州将军山医院。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龙里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力保障县域安全的同时,为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龙里力量。

  一日学医,一生医者情。在全县医疗系统党员志愿者积极请战支援一线的同时,一批曾接受过医疗护理相关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响应号召,给予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有力支援。

  早在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并有两年临床工作经历的龙里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钟昆向党委提交了请战书;27日,他顺利到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报到,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1月31日,龙里县团委发出医疗志愿者招募公告,号召年满20周岁接受过医疗护理相关专业训练的在校大学生、应往届毕业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积极加入疫情防控医疗辅助志愿者服务中,缓解全县医疗人员紧缺的难题。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事社保工作的李海、邹建波都是临床医学毕业,毕业后均从过医。当他们看到招募公告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报名加入了志愿者团队。

  一声号召,全县各行各业的人员积极响应,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团队。最终,招募到符合条件的医疗辅助志愿者48人,他们与全县1300余名医务工作者共同战疫,守护全县23.5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忠于职守 万众一心共抗疫

  “同志,请你打开车窗测量一下体温,并做一下登记,感谢你的配合!”眼前这位佩戴 “军魂”志愿服务队字样红袖章的工作人员叫郑厚超,是一名退役军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主动请缨到龙里抗“疫”一线。

03.jpg

退役军人志愿者在防控点排查(马成钢 摄)

  疫情的暴发牵动着无数退伍老兵的心。在龙里,像郑厚超这样不畏病毒,每天志愿坚守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优良品质,书写 “老兵新传”的故事还有很多。

  2月3日,龙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全县发出招募组建龙里县退役军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军魂志愿者服务队公告后,有300多名退役军人踊跃报名,自愿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来。

  他们中有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两参”人员、转业士官、退役士兵等,大家都化整为零,服从安排,分散到各个镇办、社区防控队伍中。

  在龙里各个社区、村镇,每天都能见到退役军人们忙碌的身影。对过往行人及车辆逐一进行检查,同时开展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测量体温,随同村、社区干部对监测的重点人员进行上门巡查居家隔离情况,指导口罩佩戴、进行村寨消杀等成为他们近期的工作常态。

04.jpg

志愿者在洗马镇猫寨村消毒杀菌

  说到防控工作的辛苦,龙里退役军人们没有多余的话语,有的是更多的担当和责任。他们纷纷表示:“军人召必回、战必胜的精神要继续发扬,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军人一生的职责和义务。”

  在部队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守护者,回到地方后他们跨界做志愿者,同样践行着“疫情不走,我们不退”的铮铮誓言,让龙里疫情防线更加坚固有力。

  “我们社区人员非常紧张,防控工作需要一人兼多职,工作强度很大,退伍军人志愿者加入到防控工作中,给社区减轻了很大的压力。”龙里县西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国洪英由衷地说。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像“军魂”志愿服务队一样,社会各界乐于奉献的热心人,也纷纷加入抗疫行动,甘愿成为逆行队伍背后最坚实的后盾。

  在龙里,洗马镇龙场村牛场片区宣传志愿者杨云,湾滩河镇走马村山歌宣传员和村医志愿者杨永胜,编写布依山歌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志愿者罗丽萍,以及各村寨、城中小区的志愿者等,身穿红色“战衣”的他们成为龙里县疫情防控一线上一道独特风景。

05.jpg

冠山街道志愿者向群众发放防控知识宣传单

  截至目前,全县已招募以退伍军人、社区群众、心理咨询师、党员干部、个体经营户、爱心义剪等为主体的110支志愿服务队共14309名。他们拿出了十八般武艺为疫情防控筑牢了一道道坚固的“防控墙”。

06.jpg

冠山街道志愿者组建沿寨宣传的车队

爱心代购 解了群众烦心事

  他们不是超人,但是居民有需要,他们随叫随到,风雨无阻。

  他们不是勇士,但是面对疫情,他们毫无畏惧,逆风而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龙里县实施全面管控,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疫情当头,不外出、不聚集、不添乱,自动居家隔离,减少外出。

  然而,在空空荡荡的城市街道、乡村角落,总有那么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毫无报酬的为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需求,每天奔波于超市、药店、车站,穿梭在社区和村寨之间。

  “爱心代购员”就是他们最响亮的名字,但群众都乐意的称呼他们为当代 “活雷锋”。

07.jpg

社区志愿者在超市为群众代购生活物资。(杨娜 摄)

  “张大妈,这是您要的新鲜蔬菜,疫情期间请尽量减少出门,需要什么生活用品就给我打电话,我们一定及时送到。”2月3日起,冠山街道龙坪社区的志愿者挨家挨户为辖区内居民“跑腿”,采购鲜蔬菜、医疗用品等生活物资。

  疫情期间,类似的志愿代购不仅在县城每个角落出现,在农村也同样悄然发生着。

  “帮我带两包汤圆、两包饺子、一斤生姜……”湾滩河镇金批村苗头寨的微信群里代购消息一发出,志愿代购员罗宗录和罗宗跃就详细记录着每一位村民需要物品,他们将会分上下午两个时段给村民们送去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

  “特别开心,每次把村民们需要的物质送到他们的手里,看着群众满脸笑容、听着他们连连道谢,心里暖洋洋的。希望疫情早些过去,大家够能健健康的恢复正常生活。”罗宗录说道。

  2月3日,一辆满载煤炭的皮卡车停在了洗马镇金溪村谷仗寨,志愿者们三三两两把煤运到罗顺刚家门口,罗顺刚在暖和的炉火边一边烧水泡茶,一边连连道谢:“有了这些煤炭,在家才能‘宅’得住啊,感谢你们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2月6日,湾滩河镇桂花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彦廷和驻村干部刘行在村里走访排查过程中了解到,村民王恩付一家因担心春运期间车票紧张,在年前就购买好2月8日返回浙江宁波的高铁票并取了车票。??因通村通组道路均设置防控点不能通行,王恩付一家便开始担心1600多元的车票退不回来。韦彦廷和刘行两位同志为此主动请缨,前往龙里北站代办退票手续,并将所退现金1647元一分不少交到王恩付本人手中。??隔离不隔爱。疫情下的龙里县,志愿服务爱心代购切实解决了居家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截至目前,全县招募爱心代购志愿者573名,组建队伍23支,开展爱心代购服务1000多次,服务群众12000余人(次)。

08.jpg

洗马镇党员志愿者周华珍向县民政局捐献2吨蔬菜

感恩有你 守望相助渡难关

  “大清早好心人送来爱心早餐和热水,还有什么不能战胜。”

  1月30日,在谷脚镇贵龙大道值守点,从昨夜12点值班到清晨8点的党员干部厉忠鑫和袁晨鼎,看到好心人悄悄把一壶热水、两碗粉、鸡蛋和水杯放在路边时,厉忠鑫感动地发了朋友圈。

  有偶无独,在谷脚镇龙里西出口,值守夜班的党员干部国兴文在对过往车辆检测体温后,意外收到好心人的新年红包,这让国兴文感动不已。次日,他将红包如数捐赠了出来,只把群众的心意藏在心里。

  在疫情和寒风的交织下,今年的冬天格外冰冷,但是在艰难面前,这些爱心人士的小小善举,却让坚守岗位的人们感到无比的温暖,也坚定了坚守的信心。

  疫情防控期间,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处不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精神无处不在。这些默默无闻的善举鼓舞着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同战疫。

  2月8日是元宵节,一辆特别的三轮车出现在在洗马镇哪嗙社区疫情交通值守点,车上装有一口正在加热的大锅,锅里冒着热腾腾的白气,一阵甜酒的香味扑鼻而来。

  “你们日夜坚守在这里,节日也不能回家,我们老百姓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的。我们也为你们服务一次。”三位群众停好车后,给值守点的同志们端来热腾腾的汤圆,“请大家趁热吃啊,还有多的!”

09.jpg

洗马镇志愿者为值守人员送汤圆

  邱克武、陈荣兴、陈元林三人都是洗马镇哪嗙社区的群众。元宵节前一晚,他们商量好,特地为坚守防疫点的工作人员送汤圆,表达对抗疫一线的感恩之情。

  吃到热滚滚的汤圆,值班组长郑传贤感动地说:“这是我吃得最甜的汤圆!也是最难忘的一个元宵节!”

  在疫情期间,谷脚镇岩后社区的70岁党员志愿者王远英把家里800斤大白菜捐给谷脚镇政府;洗马镇平坡村77岁党员志愿者周华珍向县民政局捐献2吨蔬菜;醒狮镇元宝村20余户村民自发将蔬菜捐赠给县城小区,解决居家隔离群众买菜的燃眉之急。冠山街道奋进社区易地扶贫搬迁户为街道干部赠送220个口罩;爱心企业联合为湾滩河镇云雾山村捐赠口罩260个、碘伏消毒液5件、84消毒液5桶及水果、方便面、防护手套等物资……不胜枚举志愿服务身影,处处彰显着“德行龙里”的文明品质。

10.jpg

湾滩河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双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当前,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和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龙里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传承雷锋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春耕生产和脱贫攻坚工作,让雷锋精神在龙里大地上焕发新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