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这支中坚力量披挂上阵守护家园
“70后、80后、90后”,他们年富力强,他们也是此次防控疫情中坚力量,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青浦区有这样一群退役军人,他们曾经担负保家卫国的使命,而今披挂上阵,奋战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自己的家园。
70后退役军人:曹建华
疫情防控的“硬核”村支书
曹建华,青浦区香花桥街道新桥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新桥村1800多位村民的“当家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带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始终冲在战“疫”一线,真刀实枪化解难题、安抚民心,被群众称为新桥村的“定海神针”!
疫情前期,为了送村里返沪人员去集中观察点,他立足自身,主动克服困难,在做好防护措施后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将村里需要集中隔离观察的人员安全护送到集中观察点。
“等隔离结束,我还来接你们回家!”这是曹建华把村里租客送到集中观察点后,在离开前的承诺。面对家人的担忧,他说:“我是党支部书记,又是一名退役军人,新桥村就是我的家,所有人都是我的家人,保护照顾大家是我的职责所在。”
新桥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其中12个未动迁,共有村道口43个,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大。新桥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双守双共”号召,他连夜召集党员服务队召开会议决定,将27个道口暂时封闭,只留下16个主要道口。道口多,任务重,他带领由新桥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和辖区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16个路口24小时轮流值守,昼夜守护自己的家园。
80后退役军人:许云峰
从“火线”到“疫线”的坚守
许云峰,青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办公室主任,一位在消防战线奋战13年的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天天坚守岗位,扮演着“千手观音”的角色,将责任牢记于心、落实于行。
早出晚归的“坏爸爸”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吃晚饭?”电话那头传出儿子和女儿稚嫩的催饭声。“你们先吃,不用等我,爸爸忙完就回来了。”从大年初一到现在,他每天都用这句话应付家人的关切,丝毫不顾及自己隐隐作痛的胃。因为疫情,他每天早出晚归,材料的撰写、防疫物资的筹集和配发、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和返沪人员居家观察、行业系统重点地区人员的排查等等,每项工作都处理得有条不紊。
服务保障的“好管家”
“手套3000副、测温仪5个,一次性口罩4000只、消毒药水50瓶、洗手液10瓶,拿好!这是N95口罩50个,给居家隔离户和集中隔离点清运的环卫工的!”“下面是绿化所,一次性口罩100只,消毒药水10瓶,包含城区养护工人!”……每天派单、下发、清点,看似重复着简单的工作,他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他还每天编印《疫情防控工作动态》,让各级领导和各条线各部门及时了解掌握上级部署、内部工作动态。此外,他收集专业机构、官方媒体发布的新冠肺炎相关防疫知识,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全体职工推送,形成群防群控的态势。
不忘初心的“好党员”
“这是我的‘特殊党费’。”许云峰向机关党支部递上了一只信封。他希望能通过缴纳“特殊党费”的方式尽一份绵薄之力。在工作间隙,作为在职党员主动到西部社区报到,积极请战当好社区“守门人”。局里倡议发动党员参加区防疫支援队,他马上响应报名。
90后退役军人:朱挺贤
守护家园,义不容辞
朱挺贤,1992年出生,中共党员,退役军人,青浦区香花桥街道朝阳村两委班子成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自大年夜开始至今已连续工作20余天,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奋斗在防控疫情一线。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加强宣传力度,他带头在村居及村属企业张贴发放防疫告知书和承诺书,耐心为村民讲解相关防疫知识,让村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疫情的情况。他还对村居内武汉等重点地区户籍人员、旅居返乡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人群逐一登记在册。在返沪复工的高峰时期,他走访村居各个角落,时刻注意返沪人员动向,第一时间做好重点人员排摸和登记,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日上报信息。同时为了守好家园,他积极参与村道口值守,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登记和体温监测。截至目前,发放防疫告知书1000余份,宣传讲解50余次,排查登记重点人员30余人次。他说:“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党员、退役军人,守护自己的家园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将千方百计、竭尽所能做好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