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出征,“5380”的“战位”担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新疆退役军人在行动
5380自觉冲锋
1月26日,大年初二
新疆5380兵创基地退役军人们
自愿支援哈密职业技术学院
协助学院的疫情防控工作
集结号就是命令
一道道电波,一条条微信
迅速将兵创基地的退役军人们联在了一起
他们都是志愿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从全国各地向集合地点集中
21人
“若有战,召必回”
是他们离开军营时的誓言
程超和韩一武家在内地
由于担负霍城县农民保安培训任务
他们放弃与家人的团聚
得到通知后,火车停运了!怎么办?
路上车辆稀少,想打车都难
他们急中生智联系了退役军人马雷
马雷家在新源县
最后他们决定开私家车出发
一路上防控卡点劝返,不让通行怎么办?
一路大雾遮挡视线,行驶困难怎么办?
一路上没有开门的加油站,怎么办?
当时户外温度-23度,冷的受不了怎么办?
······
但他们只是微笑的说了一句
“路,都是自己闯出来的
哪有一马平川的路让战士走”
他们按照指定时间到达了集合地
自支援哈职院以来
5380兵创基地的退役军人共分为3个小队
2个小队在隔离区
还有1个在外围消毒保障
主要负责留观人员的信息登统计
入住事宜、物资准备
一日三餐送达、垃圾清理
卫生防疫、心理辅导等工作
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8个小时左右
先后接收留观人员266人
由于工作量大,环节较为复杂
好多换班人员,来不及脱下防护服
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执行点长”火线上任
程超,一名80后退役老兵
任务下达后,程超第一个举手
带领一个小队负责送餐和清理垃圾
程超被任命为“第一执行点长”
他们小分队每天穿着密闭防护服
为105位留观人员送一日三餐
同时要清理生活垃圾,給每个房间三次消毒
还要对公共区域的卫生进行清理
等留观人员都睡下后
开始整理留观人员的信息和当天工作总结
以及做好随时接待新的留观人员的各项准备
这个“点长”有点子
张宇晨,90后女兵
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当过志愿者
对防疫知识也非常熟悉
她当起了“第二执行点长”
每天提醒大家做好防护
在进入隔离区工作的第二天
为了做好留观人员的情绪稳定工作
她组织全体留观人员建群
时常在群里发些搞笑段子
猜字谜,抢红包等活动
大家都亲切的称她为“水果小姐姐”
杜强强一家三口在离开隔离点后
给张宇晨的感谢信里写到
我会把这次的经历以文字
或视频、图片的方式记录下来
等孩子长大了用你们的付出教育他
要学会奉献、要忠于祖国
希望他也能从军报国
······
通过微信、短信形式的感谢信
他们已经收到了100多封
5380负责人吴玉说
“很多人都好奇5380兵创基地
这个退役军人之家名字得来历
其实就是我们新疆的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
它是全军海拔最高的哨所
当时我们创业之初就是想
用喀喇昆仑精神
鞭策我们自己
在就业创业的道路上
艰苦创业,自强不息
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新的起点
我们每位退役老兵都在这次疫情大战中
写了《请战书》
还有10位同志在防疫一线
主动申请火线入党
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就是我的战位’
累了就互相竖起大拇指鼓劲加油!”
谢谢老兵
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