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两位百岁复员老军人的家国情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宗宽 通讯员 罗孝民 王博
“我们局工作人员前不久下乡慰问老复员军人。景仪、张同生两位百岁老复员军人给在场的人留下了很深印象,他们复员不褪色的家国精神让大家特别感动”,3月13日,嵩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王治苗说。
嵩县黄庄乡楼子沟村一间不算宽敞的房间里,老木桌、小板凳、泛黄的老照片……时间仿佛在这个空间里变得很慢,这里是老复员军人景仪的家。
景仪的复员军人证明书
景仪,生于1920年,嵩县黄庄乡楼子沟村黑阴组人,今年已100岁高龄。1948年,为了解放事业,毅然抛家弃口积极应召入伍,1950年入党,参加过解放战争。1953年复员后,他回到嵩县,在县城运输站开车,是嵩县第一批拖拉机手,之后他按照组织安排,当了乡里文教科主任,为发展文化事业贡献着力量。
景仪老人虽然已过百岁但依然精神矍铄
在慰问期间,工作人员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景仪老人还坚持为抗击疫情捐款100元。村支书觉得他年龄大了,就劝他有心意就行,不用再捐。景仪老人却坚持说:“我是党员、军人,现在不打仗了,地里活也干不动了,捐100块虽然钱不多,支持党和国家,心里得劲。”
已经过了100岁的景仪虽然行走不便但每天总要到外面感受温暖的阳光
离开景仪家,工作人员来到东南方向67公里的德亭镇黄水庵村的一个农家院里,见到了张同生老人。
当慰问人员将防疫口罩和慰问金送到张同生手里时,老人却直接将慰问金返还了回去说:“现在国家正在防疫,用钱的地方多,给别人花吧。”
嵩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上门慰问张同生老人
张同生,生于1920年,嵩县德亭镇黄水庵村东二组人,1950年入伍参加革命,服兵役期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由于作战英勇、表现良好,经组织推荐培养及严格考察考核后,于1951年在朝鲜三八线上火线入党。1957年复员后,回到家乡当了生产队长,这一干就干到自己走不动了。在干生产队长那十几年,张同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垫地、填沟、耕种、打粮、交公粮、种树、打路、建房等生产建设,十里八乡群众见他都喊他“老队长”。
张同生老人谈起当年的往事感叹不已
和景仪一样,张同生老人家现已是四世同堂了,虽然家庭条件都并不太好,又住在深山村,但是他们都能以沉静的心态过好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人生。
张同生老人对慰问的工作人员说:“以前出去想着回不来了,现在国家对我很照顾,家里娃子、孙子们对我又好,俺对现在幸福生活很知足!”
“两位革命前辈虽说彼此都不认识,在国家困难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参军打仗,奉献青春;当国家需要建设的时候,他们都甘愿回乡搞好生产。当疫情来临时,他们还总想着别人,他们是我们复员军人学习的榜样”,王治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