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 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老兵”

  “指挥部从最初的建章立制到今天的有序运行,老周同志功不可没!”提到老周,大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老周是谁?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8集团军转业到北京市朝阳区委政法委的一名军转干部,最近1个月内辗转朝阳区密接观察点和集中观察点两个指挥部的一名干将,当然,也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老周的大名叫周忠诚,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憨厚笃实、为人忠诚。

  枕戈待命 整装出发

  话要从今年春节说起。2月2日凌晨,已在春节期间值班多日的周忠诚,接到了参加朝阳区密接观察点指挥部筹建的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战“疫”就是使命!像20多年军旅生涯中每次执行任务一样,他向妻子和女儿简单做了几句交代后,便打起行囊,告别家人。

  然而,这次的任务充满了未知。到了密接点后,呈现在周忠诚和另外两名同事面前的,是一间空荡荡的屋子、几张桌子和桌上杂乱无章的文件,打眼一看,毫无指挥部该有的样子。

  既然上级下达了命令,那就说干就干!设置布局指挥部功能,安排办公场所,制定工作规范、方案,制作组织架构平面示意图、流程图、工作证,协调酒店安排人员住宿、就餐......

  千头万绪地忙碌了一下午加一个晚上后,2月3日上午,随着第一次工作对接会的召开,指挥部正式投入运行。

01.jpg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吃水容易,挖井难”,表面看起来,指挥部的正式运行顺理成章,殊不知,一开始摆在周忠诚面前的问题是这样的——如何让原本没啥业务联系的几家成员单位聚集在一起发挥作用?如何解决春节期间酒店启用后人员不齐、物资匮乏的问题?指挥部工作人员住宿饮食是否达标、出行能否顺畅......

  面对种种问题,周忠诚拿出了在部队时的状态,一样样协调,一样样建机制,一样样耐心地解决。

  提起协调各部门关系,周忠诚说,一开始协调起来是比较费劲的,“因为不是一件事情,它涉及到方方面面”。

  他举例说到:“比如垃圾清运,它不像简单的生活垃圾那样可以直接处理,需要专业人员过来处理;再比如污水处理,不是说达到一般的排污标准就可以,而是要看是否达到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这就得请生态环境局的人过来看。”

  此外,卫健、公安、消防等部门也需要协调。“密接点200多人的安全、防火都需要得到保障,万一发生了火灾怎么弄?有人发烧了也需要专业人员及时处理不是?”

  作为指挥部服务保障工作的“大管家”,周忠诚奔忙于密接点、职能部门和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一个月的话费套餐,他半天就用完了。通过积极协调、多方沟通,先后解决了指挥部和密接点在住宿餐饮、物资保障、消毒防疫、消防安全、污水排放、垃圾清运等方面的问题,有力保障了指挥部和密接观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密接观察时间长的特点,他还建设性地向指挥部提出了为密接人员提供寄递物流服务的建议,在丰富密接人员精神生活,舒缓压力的同时,帮助密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02.jpg

  军人风范 饱受赞扬

  38集团军有着光荣传统,能打胜仗、打硬仗,这样的作风深深渗到周忠诚的骨子里。

  周忠诚是指挥部同事们公认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每当有领导和同事让他注意休息的时候,他也总会随口说一句:“咱当兵的出身,身体好没事,你们都去忙大事,剩下的我包了。”

  2月14日,密接观察点指挥部运行半月不到,基于领导信任,周忠诚又接到新的指挥部筹建任务,有了前一次的筹建经验,新的集中观察点指挥部的筹建有了参照模式,只需在原基础上复制流程、渐进完善。随后的第三个观察点指挥部也是如此。

  “吃水不忘挖井人”,集中观察点指挥部的同事们深知,没有老周的前期付出,就没有现有指挥部的运行参照模式。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安静,话不多、为人内敛,从来不说一个‘不’字。”

  “他为人谦虚、踏实本分;心思缜密、执行力强。”

  “他思路清楚、执行任务坚决,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

  “他就是退役不褪色,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老兵’!”

  对于这位有着20年军龄、25年党龄的老同志,同事们由衷地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