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赴利比里亚的维和老兵张瑞金: 孝感抗疫日记(节选)
张瑞金,退役军人
现大庆市杜尔伯特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
1998年12月入伍
服役于沈阳军区40集团军“雷锋团”
2004年3月—2005年1月
完成首批赴西非利比里亚10个月维和任务
被授予联合国维和勋章
三等功一次,优秀共产党员
2月12日 星期三 晴 出征!
退役后5年,我终于再一次带着任务,跟着驰援湖北的黑龙江医疗队,出发了。
上一次,我还是一名军人,带着维和任务,出征西非利比里亚;这一次,我退役了,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却还能荣领抗击疫情重任,驰援湖北孝感,我光荣,我值了!
现在,我正在万米高空之上,身边坐着的,就是和我一起出征的黑龙江医疗队的战友们,刚才听大庆领队张亮说,我们这一批黑龙江医疗队一共派出了310名医护人员,将混编成3个医疗分队,分赴汉川市、应城市、安陆市三地定点医院。
我是军人,有执行紧急任务的经验,希望组织可以优先派我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希望各位战友平安。
2月15日 星期日 多云 安陆
定了!根据安排,大庆、佳木斯、双鸭山、黑河四地医疗队共104人负责支援安陆市(县级),我是其中一员。
昨天下午,我们到了安陆市驻地,刚安顿好,医疗队的几位同志就去和安陆市人民医院的同志开碰头会去了,其余人短暂休息。大概是军人的习惯,我的弦绷得很紧,随时等待受领任务,背上装备就出发。
今天一大早,我们几个同事去了医院,想早点熟悉情况。
跟我们对接的同事说,自疫情发生以来,这里的医护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了20多天,很疲惫,护理人员4个小时一个班,大家都习惯了“当班不喝水”。我看见,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深深的压痕,有的人脸都被勒破了,手上也都是反复消毒留下的伤痕……虽然没有一个人嘴上喊过累过,但我能看出来,他们是真的急需支援。
大庆医疗队负责感染科第六病区,这里一直是满床状态,明天正式实战,加油!
2020年2月18日 周二 晴 主班
前两天,安陆下雪了,如今是雪过天晴的天气。
安陆这个时候有些湿冷,房间里没有暖气,房间里的空调被我关了,这是防止感染的需要。
安陆当地政府很用心,吃的,穿的,电褥子,都送到房间里来。早上,还有当地一位爱心人士送来了好多鸡蛋。温暖!
今天是我第一个主班,早上,先去查了一遍房。
疫区工作要根据患者每天的情况定性轻、重患,给予个体化治疗或转入重症科室,并筛选出需要进行胸部CT或复查胸部CT、施行病毒核酸监测及确定符合出院标准拟出院的患者,这些是每日例行,更为关键的是要随时处置突发病情变化,还要随时准备接收新患……
但是,没有任何一位医护人员是在“机械化”工作,医者仁心,面对这么“大量的、强力的”求生欲,没有人在意是不是近距离接触,更没有人因为怕传染躲着病人,除了日常检查和处理,我们还尽量详细地为他们讲解病情,给病患们吃“定心丸”,稳定的情绪也有助于康复啊!
这个白色的空间并不“冰冷”,患者们也一样,他们会在交谈中小心地试探,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有多少分痊愈的可能性,痊愈后还会不会复发……我能感觉到,他们很恐惧,但更怕增加我们医护人员的压力,为此,他们也在尽量克制自己负面的情绪。
疫情中,不是只有我们在为患者战斗,病患们也在为我们战斗,我们现在是共同体,敌人一致,打倒病毒!
2020年2月19日 周三 晴 夜班
今天是来湖北安陆的首个夜班。
这两天,只要有病情好转或者是出院的患者,看着他们的笑脸,那种满足感无法言说。就好像当年在利比里亚为居民接通电,家里的灯亮起来时,他们那种雀跃是打从心底发出来的,而我们的高兴,是为他们高兴。
昨天我们病区又收了5个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有2位重症患者,晚上5点接班时又收了一位确诊患者,半夜,有一位患者又烧了起来,还有一位患者呼吸不畅,两位患者血糖升高……
他们苍白的脸上,有恐惧、有无助、有渴望,让人动容。我和几位同事忙了一整夜,值得庆幸的是这几位患者在给予相应处置后都好转了。
有一位患者躺在床上不能动,小护士给他换药的时候,他嘴里含混不清的说着什么,小护士凑过身,弯下腰,低头只听见了“谢谢,谢谢,谢谢……”小护士轻轻地拍拍病人肩膀,做个了加油的手势。
在这里,医护人员和患者就是最亲的亲人,我们都相信,亲人们脸上的无助和渴望,最终都将化成高兴的笑脸。
2020年2月20日 周四 晴
今早下夜班,回宾馆隔离,路上看到了久违的阳光,多希望这阳光能像清理我心里的阴霾一样,将这病毒也都尽数驱逐。
回来躺在床上,和千里之外的家人视频通话报了平安,关掉视频后,一条县政府工作人员的短信进来了,问我现在在安陆的情况,还叮嘱我一定注意防护,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提高抵抗力。我回复:瑞金在安陆一切安好,不要惦记,定不辱使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