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拼命三郎"战"疫"情

  他是退伍军人、基层干部,更是共产党员,面对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夫妻俩从大年初一开始,便主动扛起责任,始终冲锋在战疫一线,让党旗一线高高飘扬。

  他,就是遂川县五斗江乡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曾金明,有12年军旅生涯,这次抗疫,又以“拼命三郎”的勇气投身其中。

  敢拼!我是党员我先上!

  “大过年的,120救护车是白颜色的,兆头不好,要坐就坐乡政府的红色消防车……”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9点,三和村,曾金明与同事几个小时好说歹说,一位武汉返乡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却提出这样的要求。

  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个口罩防护的曾金明打开车门,跳出驾驶室,拉着隔离对象便往乡里送……两户隔离对象、四名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4辆车19人,穿行在夜幕中,疾驰于盘山公路上,一路颠簸来到县集中隔离观察点。

  已经送完一趟行李上四楼的曾金明,看到脸色惨白的老婆婆怀里的孙子快要跌落到地,便赶紧接过来,送到隔离房间。加被子、添用品……待到全部安顿好,已是凌晨一点。

  只是为了群众生命健康,武汉返乡、反复高烧、密切接触者……等这些“高危词”,早被他抛在脑外,已完成转送任务的曾金明,和同事们都在车里坐到天明。

  从大年初一开始,曾金明始终坚持冲锋在抗疫一线。引导村民取消串门拜年等活动,逐户逐人筛查统计疫区返乡及密切接触者,入户劝告群众红事延办、丧事简办5起,驱散聚集点15处……

  会写!当过“记者”我来宣!

  面对可恶的病毒,防护意识较弱的农村不仅要严防联控,更需要发动各方力量群防群控。

  一个榜样一面旗。树典型能很好凝聚各方力量。曾经在《解放军报》实习过的曾金明,白天参与防控,晚上加班加点,将收集的干群、民警、师生及志愿者战疫的闪光点,制成图文并茂的公众号。既有工作人员风雨无阻、夜以继日的现场,又有方便群众生活的购物指南,还有权威的防控常识,受众覆盖全乡所有智能手机用户,4期公众号深受赞誉。

  庄坑口村退伍军人、创业人士李坤明,为村民免费捐口罩,曾金明得知后,立即电话采访,采写了题为《遂川老兵为村民捐赠5000个口罩》的新闻稿件,在相关媒体刊载,引发不小反响,更多爱心企业和各界人士参与进来、奉献爱心;三和村在家休假的现役军人叶小文,坚持同村干部一起值守,车坳村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参与宣传、消杀;丰禄村在校女大学生主动到卡口值守……

  为让村民更准确掌握常识,在同事协助下,曾金明用普通话和客家方言录制了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公告,进村入组巡回播放。

  能战!军人标准打胜仗!

  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不平凡。普通群众宅家抗疫,而曾金明和妻子黄少琼,却都是“逆行者”。

  从正月初一后,曾金明只回家休整了一天。黄少琼既是乡镇卫生院医生,也是预备党员。今年值年班又赶上新冠肺炎疫情,连一天假都没休过,时刻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检验科坚守岗位,为发热病人做检查、化验。

  政府提倡过年不走亲、不访友,大家调侃见屏如见面。而曾金明夫妻俩却只能见屏如见面,相互加油鼓劲,“我要用军人标准打胜仗”,约定疫情后好好休整,带全家饱览壮美河山。

  而最让他们最牵挂的是留在老家的两个孩子。4岁半的儿子连着4天感冒发烧,全靠爷爷奶奶带去拿药打针治疗;女儿1岁半,刚呀呀学语,还在学走路,全靠家人帮带。每次视频时,儿子反复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要带他去动物园看老虎狮子和大象;女儿抢到手机,咿咿呀呀、哼哼叽叽也能跟爸爸聊上半天。

  在平凡的岗位上,在特殊的抗疫战,他们夫妻同心、伉俪并肩,努力呵护着群众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