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吹响集结号 孟良崮下共担当——山东省蒙阴县垛庄镇退役军人女站长公丕娥“小爱奉献忠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八百里沂蒙老区腹地、英雄孟良崮山下,面对新冠肺炎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山东省蒙阴县退役军人系统基层工作者,听党指挥,迅速行动,战"疫"我有责,用无私奉献和大义忠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新的"孟良崮战役"。

  正月初六上午,公丕娥不声不响地委托镇上回城的同事,向县委组织部缴纳了3000元的疫情防控"特殊党费"。随后,她又私下里向县慈善总会和村里分别捐了200元和400元。"这点钱不多,也办不了多少事,也不想让人知道。我一直工作、成长在英雄孟良崮这片红色的热土,面对这次新冠肺炎,不管我自己多么难,都应该添上一把柴、出上一份力、献上一片心"。

  面色黝黑的公丕娥,是垛庄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女站长。今年49岁的她,临沂农校中专毕业后在垛庄一干就是三十年,先后从事林果站、农机站、工作区、民政办多个岗位。这个面色黝黑的中年女人,背后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双双年近八十,母亲类风湿多年,父亲还是肢体二级残、高血压、佝偻病,兄弟姐妹都靠不上照料。公婆都七十多岁,公公还有脑血栓,自己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等疾病。更为艰难的是2004年11月一次车祸,丈夫脑颅严重挫裂伤,多处骨折,辗转蒙阴、济南多地救治,大小六次手术,至今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2019年1月乡镇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公丕娥靠着异乎寻常的坚强和倔强,主动请缨毅然挑起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这幅重担。

  "自己的困难,我自己想办法克服,请领导放心,我一定把工作干好"。"活是自己要来的,干就要干好,得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对得起工资,对得起岗位,对得起全镇的退役军人"。垛庄镇是前些年乡镇机构改革由垛庄、界牌、重山三个乡镇合并而成的,除了驻地街道,是全县其他11个镇街人口和退役军人最多的,工作量也最大。工作量大怎么办,就得多付出、多奉献。站里两个女同志,孩子都还小,公丕娥都是体谅照顾,从不让她们加班。而只能自己加班加点,偷着干。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她动员丈夫从县城搬到镇上的老家村里居住,和公婆在一起,好自己心里踏实一点。早到1小时,晚下班两小时,公丕娥雷打不动。午休对公丕娥来说,也是一个"奢侈品",她总是说"中午睡不着,也习惯了"。往往晚上回家,家里人都吃过饭了,公丕娥就悄悄的躲进厨房里,把一些残汤剩饭热一热,草草了事。有好几次,县里周末下去出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拉着卷帘门,公丕娥又在里面偷着加班!她总是不好意思的说,自己加些班,是任务没完成好啊。

  在垛庄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公丕娥整理的档案台站,一丝不苟,规范完善,分门别类,贴着标签装订成册。说起退役军人手头的业务,她如数家珍;具体到个人的情况,她信手拈来。情况清、业务熟,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她用心、上心,带着爱心、责任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结果。去年3月,垛庄镇承接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青年干部"走进沂蒙"活动。9月底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时培伟到垛庄镇调研,春节前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走访慰问和省委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调研基层工作联系点,都对公丕娥的工作充分肯定。

  公丕娥常说,"我愧对家庭,但我不愧对工作。退役军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六级书记一手抓,我们处在基层,特别处在老区,退役军人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再难也要坚守,我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干不好工作,就得把上级的要求抓细抓实抓落地,做好退役军人的贴心人,当好退役军人的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