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一场生命接力 两次义无反顾 退役军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一针动员剂,是生命接力的最后冲刺;一袋造血干细胞,是迈向新生的号角。10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退役军人志愿者张琰鹏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远方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重新点亮生的希望。他是山西省第352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太原市第122位成功捐献的志愿者。

19年的从军经历,锻造了他为民服务、勇毅担当的坚定品格。这场生命的奇遇,始于5年前一次充满善意的决定。转业安置到地方工作后,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他从采血人员口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人,本着“救人一命”的朴素想法,他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并留下了血样。

2023年夏,张琰鹏接到了太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通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相合。“入库的时候,就做好了要捐献的打算。”接到电话,张琰鹏没有过多犹豫,便同意捐献。然而,由于受捐者自身原因,捐献计划被迫中断。这件“未完成的事”,也成了他心里一个放不下的念想。

今年9月,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再次联系张琰鹏,询问他是否愿意为同一位患者重启捐献流程时,他给出了和两年前一样坚定而温暖的回答:“我愿意!”随后的进一步配型和体检都顺利通过后,正式进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准备阶段。

国庆假期结束后,张琰鹏开始注射动员剂,尽管出现了腰酸背痛、乏力等身体不适反应,但他始终乐观坚持。

“我爱人他特别有使命感!”采集室内,全程陪同的妻子任枫尽管心疼丈夫,但依然坚定支持,“我们都希望受捐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家人的理解与鼓励、单位的无条件支持,都是张琰鹏义无反顾践行初心的强大后盾。

“因为不了解,大家可能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些担忧。我想用亲身感受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行你也行’”完成采集后,张琰鹏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