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荔浦:非遗手艺的“守味人”

晨光熹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的荔浦农贸市场已人声鼎沸。退役军人黄学科一边熟稔地跟摊贩打招呼,一边介绍:“在荔浦,‘不蒸芋头扣肉,不成宴席’,今天我们要去荔城镇沙岭村承办的结婚喜酒,荔浦芋扣肉就是重头菜。”说罢,黄学科弯腰挑选正宗的荔浦芋头和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荔浦芋扣肉是荔浦及桂北地区的传统名菜。2020年,荔浦芋扣肉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0后”黄学科,是荔浦市“黄家酒席”一条龙服务团队的领头人,也是荔浦芋扣肉制作的第五代非遗传承人。他凭着一腔热爱和祖辈传下来的荔浦芋扣肉手艺,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道非遗美食,更让荔浦芋头成了带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军魂入灶台

1991年,黄学科出生在荔浦市青山镇青山村。2008年,黄学科参军入伍,成为武警某部的一名新兵。在部队,黄学科刻苦训练,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两年后,黄学科被安排到部队招待所。从小热爱厨艺的黄学科如鱼得水,在招待所大展身手。他不断创新菜式,提高服务技能,得到部队领导和官兵的高度评价。

2013年,黄学科退役返乡。凭借在部队学到的手艺,他雄心勃勃地到柳州开了一家餐厅,准备大展宏图。然而,餐厅的经营不甚景气,一年后,他不得不关闭餐厅回到老家荔浦。

虽然经历了首次创业失败,但黄学科毫不气馁。“五年的军营生活磨炼了我的意志,我想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于是,黄学科一边休整,一边寻找新的商机。

在当地,乡村酒席都是主家自己采买,邀请村里擅长烹饪的人免费制作宴席,各家相互帮忙。但随着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在村里的多是中老年人。传统的自办酒席的方式需要租用炊具、桌椅板凳等,费时费力。

“村里很多人喜欢在家办酒席,但自己办面临采买食材过多造成浪费等问题。”黄学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我自己开过饭店,又有家传制作荔浦芋扣肉的手艺,从事这个行业肯定没问题。”于是,黄学科找到父亲商量,在父亲的支持下,与村里十几个年轻人合伙组建了“黄家酒席”一条龙服务团队,为各村提供酒席上门服务。

古法守真味

创业之初,黄学科并非一帆风顺。为了接到订单,他到农贸市场发宣传单,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但效果却不如人意。“乡亲们看我年纪轻轻的,不相信我们能办得好酒席,做得好荔浦芋扣肉。”黄学科回忆说。

转机出现在一个多月后,那是荔浦市花篢镇一场新房“进火”酒席。为了打消雇主的疑虑,黄学科“四顾茅庐”。雇主被他的诚心感动了,把酒席全权交给了他的团队。这一次,黄学科用400多道菜征服了宾客的味蕾,大家尤其对荔浦芋扣肉赞不绝口。酒席结束后,雇主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说:“后生仔,做得不错!”得到雇主的肯定,黄学科擦了擦额角的汗水,重重地舒了一口气。

首单的“开门红”大大提振了黄学科团队的信心,也让黄学科更加意识到味道在餐饮行业中的核心地位。于是,他不仅邀请担任了30多年乡宴主厨的伯父黄雄飞加入自己的团队,还不断磨炼技艺。

“荔浦芋扣肉承袭自先辈的技艺和配方,融合了中原南迁的梅干菜焖肉技法,其制作精髓在于严谨的煮、炸、腌、蒸四道工序。”黄学科介绍。“很多人嫌工序繁琐,但少一道就不是这个味了。”为此,黄学科始终坚持用古法守护荔浦芋扣肉的传统味道。出身军营的他还把在部队练就的严谨作风融入荔浦芋扣肉制作的每道工序——肉皮上扎的孔细密均匀,切肉要精确到厘米,蒸煮时间用秒表把控,调料均匀涂抹在每一片肉片上……

技艺的逐渐精进和良好的口碑助力黄学科打开了生意局面,订单也接踵而至。2019年,黄学科成立广西宏门黄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并在桂林临桂、柳州鹿寨开设分店,日承接酒席量达2000桌。

创新求“破圈

黄学科一家五代都是荔浦芋扣肉制作技艺的高手,且在当地远近闻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项传统手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风险。

“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下厨房,做这种工序复杂菜肴的机会就更少了。”黄学科深知,这项传统制作技艺要想传承,一定要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新元素。

于是,黄学科和妻子在上门承办酒席的过程中,还不忘拍摄抖音视频。他们在视频中介绍宴席菜单、记录荔浦芋扣肉制作过程,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点赞,最火的一条视频播放量甚至高达100万。

为方便全国各地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品尝到荔浦芋扣肉,2000年,黄学科投身荔浦芋扣肉的产业化浪潮,与工厂合作将荔浦芋扣肉制成真空包装的成品,远销江浙一带。

在广西宏门黄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黄学科向记者展示了其制作的真空包装的荔浦芋扣肉。只见藤编的篮子中间,一幅“皇帝尝扣肉”的动漫图画形象又生动,让人眼前一亮。黄学科告诉记者,中秋节将至,他已经接到了不少来自广东的订单。如今,真空包装的荔浦芋扣肉在亲友送礼和购置年货中崭露头角,年销量达1万碗以上。

工作之余,黄学科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他走进校园宣传荔浦芋扣肉制作手艺,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在职业学校,他手把手教授学生们学习荔浦芋扣肉制作工序,让非遗技艺得以薪火相传。黄学科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非遗活起来、传承火起来。(文/唐云宽、刘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