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战“疫”显担当
——记上海徐汇区退役军人战寿章

  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办公室里,52岁的退役军人战寿章已经在办公。谁也不曾想到,一个多月前,他因为“疫”线核酸专班的高强度工作进了一次手术室。

  战寿章曾在部队服役20多年,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他奔赴南京、常州等地组织企业向灾区运送帐篷等物资,全力做好救灾部队供应保障工作。

  必须比病毒更快

  本轮疫情发生后,核酸检测成为了抗疫工作中重要一环。3月23日,徐汇区委组织部发出了支援相关工作的号召,战寿章二话没说,主动请缨奔赴“疫”线参加核酸专班工作。和普通采样工作不同,战寿章和所有闭环住宿点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负责的是居民区里密接人员、核酸检测异常和抗原检测阳性居民的核酸采样工作。

  “疫情防控是一场与病毒的战争,你必须比病毒更快。”为了和病毒比速度,尽快减少传播,战寿章和老战友们连续一个多月走遍徐汇各个街道,凌晨2-3点还在工作是常态,高峰时期甚至要通宵才能完成所有的检测工作。

  连轴转成了工作常态

  核酸检测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一点也不轻松。每天7点左右,一接到疾控部门提供的需要复核的居民名单后,应急采样队就立即出动。两人一组,战寿章和一名医务工作者一起,按照名单在各个居民区之间奔走。

  战寿章不但兢兢业业做好抗疫一线工作,同时也做好自己的防护。他说:“我们是来支援的,可不能为抗疫工作添乱。”每天一早,他穿上一件“大白”、一件“小蓝”,再严格按照要求佩戴N95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面罩,手戴三层手套。这套“装备”穿下来,已经让人有些吃不消,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应急采样队奔走的大多是老旧居民区,没有电梯,为密接人员、核酸异常、抗原阳性的居民采样却必须上门服务,采样人员每天穿梭在各个小区、上下于各个楼栋。由于行动中如厕不便,医务人员和志愿者都不敢喝水,又因为上下楼栋巨大的体力消耗,身体缺水严重,直到回到驻地,他们才发现身上的衣服早已挂着盐霜。

  虽然身边大多是“90后”的年轻人,但“60后”的战寿章却从没有打过退堂鼓,不曾申请过一次休息。不怕苦不怕累,顶得上扛得住,战寿章把这份意志力归结于曾经在部队的历练。“我觉得自己身体素质还可以,能够完成交办的工作。”战寿章说道。

  现在可不能倒下

  疫情最艰难的时候,战寿章和搭档一天要完成五六十位居民的复核采样。有时候居民们也会不理解:“上午刚刚采样过,怎么又来了?”夜深了,居民们已经入睡,再要敲门就很容易引起反感,若是遇上门铃损坏,还得及时联系居民区要到电话号,再电话联系居民,跟居民解释,争取他们的理解。

  进入一个小区,就需要换下一套“大白”防护服;每完成一户居民的采样,就要换下外面的蓝色隔离衣,每天战寿章总要携带几十套防护装备出门,还要携带采样管、消毒液等物资,同时配合医务人员在采样中进行扫码、消毒等。

  就这样高强度工作了一个月,4月22日,在接到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援采样任务后,战寿章马上换上防护服出发。当天天气闷热且采样人数多,加上都是老旧小区,不停地爬楼采样后,战寿章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由于戴着口罩、身着防护服不透气,战寿章逐渐感觉有些胸闷气短,但他一直不肯休息,继续工作。直到晚上10点左右,战寿章突然出现呼吸不畅,伴随着肩胛剧烈疼痛,差一点就地倒在楼道里。“现在可不能倒下!”为了不影响采样进度,战寿章凭借退役军人的意志硬扛着完成了当天的采样任务。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稳定,社会生活逐步恢复常态,我们终将战胜疫情。回顾当时参与的志愿者工作,战寿章依然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他只是和所有投身抗疫工作的人们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