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林上斗:旅长回村当支书 只为乡村谋振兴

  “半山半水半月岛,你看景色好不好?这有千年古老树,岛上还有五里香。半山生态真的好,所以鹭群来筑巢……”清明时节,花开浪漫、鹭群翔集。在满载游客的竹排上,船工林上斗用抑扬顿挫的尤溪方言唱起了自编的山歌,喜悦和自豪让山歌韵味更足。 

  半山村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面积小,一面临着沈溪河,另一面紧挨着四座山,而每座山都只有一半属于这个村,“半山”由此得名。“半山”也是资源匮乏的代名词,2015年以前一直是镇里的“贫困村”“垃圾村”“赌博村”和“空壳村”。 

  短短几年,半山村已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是福建省10个“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之一。半山三诚文化旅游区也成功创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半山蝶变”让所有的半山人引以为傲,“半山速度”也让所有熟知半山的人刮目相看。 

  “半山蝶变”因何而来? 

  旅长回村当支书 

  “旅长林上斗,退役后带着组织关系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们没想到,当年村里那个“穷后生”好不容易跳出了山沟沟,怎么可能“不干旅长干支书”?

  2015年村级组织换届期间,尤溪县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找到了刚从大校旅长岗位退下来的林上斗。 

  得知家乡有需要,林上斗毅然婉拒大企业抛来的橄榄枝,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经军地有关部门批准后,他带着党员组织关系,返回到生他养他的半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回到家乡看见村里的现状,我一下子坐不住了。”林上斗上任后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从抓班子、带队伍、树正气入手,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强村、文化筑魂、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团结带领班子成员一起整环境、搞扶贫、抓改革、建设施…… 

  在林上斗的带领下,半山村过去的“赌博风”刹住了,5条污水横流的臭水沟不见了,半山大桥顺利通车了,荒地变成了“三诚”主题公园,整洁的沥青村道也通到村民家门口,村民们合力建起了12座“生肖议事亭”…… 

  “自家种的菜,看心情给钱。”“浪子餐馆”门前的展示牌上,写在红纸上的这几个毛笔字格外醒目。旁边竹篮里的包菜、花菜,还挂着新鲜露珠。村里共有8家诚信示范小商铺,都采取“自取自付、扫码收单、夜不闭户”的方式经营,开设以来从未丢失过一件商品。 

  村民成功变股民 

  近日,半山村的村民们领到了“红本本”——“尤溪县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 

  林瑞会是半山村村民,2018年回村开起了“浪子餐馆”。他告诉记者,他家3口人,每人1股,证上共有3股。有了股权证,每年都可以按股从村里合作社领到分红。 

  像林瑞会一样,半山村家家户户都加入半月岛生态发展专业合作社成了股民。 

  “同股同权,动态平衡。”林上斗介绍,“同股同权”是在全面清产核资基础上,按照“量化到户、折股到人”原则,对土地承包经营、集体土地等六类资源进行确权,共发放股权证254本,确权1105股;“动态平衡”是指股权数实行动态管理,生育嫁娶等,户籍人数产生变化时,经过确认,股权数可增可减。 

  立足乡村发展实际,半山村党组织还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半月岛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经营权,盘活耕地、林地、宅基地等资源,实现了“村社一体,共同富裕”。2015年以来,合作社累计分红132 万元。 

  “先富”主动带“后富” 

  半山村憨实餐馆又名竹屋,位于半山村28-1号,2020年建成投用,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主要经营小吃、酒席等。张光铭是竹屋的承租人,也是这里的主厨。他介绍说,这里不需要缴交租金,只要将10%的经营收入上缴合作社。 

  “一次性最多可容纳500多人,去年‘五一’期间与11、12月份生意火爆,累计接待了1万余人次。”张光铭说,“2021年,仅竹屋就上缴利润3万余元呢!” 

  农家乐、民宿、立体养殖……半山村的业态越来越丰富,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790元,比2014年的7346元增加3倍有余。村财收入达到37.9万元,是原来的37倍,成为令人艳羡的“明星村”。 

  “半山村是富起来了,但单独富不算富,要大家一起富才是共同富裕。”林上斗说。2017年开始,半山村与通演村、汶潭村探索试行“跨村联建”党建模式,设立通汶联村党委,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在联村党委的引领下,区域资金、项目、产业等得到有效整合,有力带动了基础联建、项目联营、民生联动,防洪堤、环境整治等25个民生项目得以实施,半山、汶潭、通演3个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 

  村里来了“新知青” 

  在得知半山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动人故事后,青年艺术家洪纬、周青两夫妻离开了生活20多年的杭州,来到半山村,创办“新知青艺术公社”。 

  “新知青艺术公社以‘自发’‘共建’的形式,汇聚五湖四海热爱乡村的年轻艺术家、高校师生共赴乡村,用文化艺术复活、建设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再出发。”新知青艺术公社创始人周青说,半山的古建筑群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了她。2020年6月初到半山村考察时,她选中了23居修缮后交由新知青艺术公社作为活动基地。 

  2021年“五一期间”,新知青艺术公社组织一些全国青年艺术家、省内外高校艺术生以及半山村民近100名演员,策划执行了“灵秀半山”水上舞台公益演出,吸引10多万来自各地的游客来到半山。 

  去年以来,半山迎来了来自浙江、安徽、山东、四川、重庆等各大城市共500多名“新知青”,他们住在古民居,创作影视、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作品,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用艺术点亮乡村,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新知青们还为村民开展短视频培训、抖音直播,成立乡村乐队、舞蹈队……不仅让半山在网络上“火”起来,还培养出了一批“网红村民”。 

  “头雁”奋飞“雁阵”随 

  “从旅长书记身上,我看到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去年,半山村村两委换届,萧兴华主动参与竞选,成为一名村干部,兼任村妇联主席、报账员。 

  2017年,在尤溪投资成立旅行社的萧兴华,被半山村合作社聘为村讲解员。那几年,她亲眼目睹半山村在林上斗旅长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她触动很大:“我也想发挥自身潜力,为村民多做些实事。” 

  当选村干部后,萧兴华累计为1万余人次旅客讲解、宣传半山故事,带动收入7万余元;积极走村入户,开展评选“最美庭院”“半山好人”等活动,关心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他们争取政策优待和帮扶,备受好评。 

  去年来,半山村累计回引3名大学生,1名企业家回村任职。干部队伍不断优化,村党总支、村委会职责定位更加明确。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亮晒评”、公开“履职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财务制度、加强村级议事制度建设,制定村干部“不得在群众面前摆谱”“不得同群众吵架”等10条纪律,树立村干部良好形象,让村民与村干部的心贴得更近。 

  眼下,村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定期组织“居民夜谈会”,听民声、解民忧、评民意,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夜谈18场,解决微乐园选址等问题110多个。 

  产业富民,文化兴村,乡村振兴再出发。在半山村影响下,尤溪县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全县共有142名退伍军人回村任职,其中37名跟林上斗一样当了“兵支书”,还有105名任职“村两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