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江:退伍不褪色 家国情怀报党恩

  李世江,男、195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1968年入伍,1973年退役。现任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当选河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2016年当选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专注于无机氟领域、电子化学品、锂电池及其材料等领域研究,在锂电池关键原材料六氟磷酸锂、半导体行业关键材料电子级氢氟酸等新材料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国产化。主导的“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一、部队熔炼洗礼 铸就坚定信仰

李世江同志在部队期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jpg

李世江同志在部队期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1968年,李世江光荣地成为一名火箭军(当时叫第二炮兵部队)战士,在云南大山深处驻地修基础、筑堡垒,并多次参加抢险救灾,表现优异,第二年就入了党。一次云南发生地震,许多村庄房屋倒塌。身为班长的李世江带领战友,攀山路、钻废墟,共救出19位村民。还有一次,驻地附近山洪暴发,连队赶往救援,尽管当时他不会游泳,可是他却忘却个人安危,拴紧绳索,跳入洪流救人。事后领导批评他,他却说,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就是军人奉献的时候。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洗礼,铸就了李世江顽强坚韧的性格和对党忠诚、勇于奉献的思想情操。

  二、践行家国情怀 投身实业报国

李世江同志在办公室研究氟化盐难题.jpg

李世江同志在办公室研究氟化盐难题

  1973年,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李世江干一行、爱一行、研一行、专一行,一步步成为技术能手、管理专家。1994年,李世江出任一家氟化盐企业的厂长,面对少技术、缺管理、人心散的现状,他毅然挑起重担,靠着骨子里敢打硬仗的军人性格和专业技术,组织厂里几名退役军人骨干,从班组达产到质量达标,从产品推介到市场开拓,带领企业实现当年扭亏为盈。并成功开发“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专利技术,破解磷肥行业三废难题,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该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2006年,李世江在出国访问途中,获悉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每吨市场价格高达100多万元,生产难度高,技术为日本企业垄断。想去学习日本人连厂门都不让进,落后受制于人的情形激发了李世江的骨子里的军人血性,他带领团队历时8年,自主研发,首创了新型原料路径制备晶体六氟磷酸锂新专利工艺并迅速实现产业化,实现了“中国自造”。研究成果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部委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多氟多“六氟磷酸锂”的产业化,结束了我国锂电池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用创新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把创新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半导体芯片产业作为高附加值、高风险、高技术产业,其关键原材料一直以来依靠进口。于是,介入半导体新材料领域,是李世江的又一举动。

  5年入门,10年磨半剑。经过长达近10年的开发研究,在李世江的推动下,多氟多终于跨入芯片行业。一方面,通过发挥氟技术优势,研究芯片行业用原材料,开发出电子氢氟酸生产新工艺,品质达到UP-SSS级别,有力支撑了国家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和供给安全。同时,在研究硅元素的基础上,以氟为媒介,生产高纯度单晶硅、多晶硅,应用在芯片、光伏行业等。2018年4月,成功并购浙江中宁硅业,利用其原有的电子级多晶硅、电子级硅烷等产品优势,深度布局半导体行业,逐步形成湿电子化学品和干电子化学品两个生产基地布局,通过创新助力“中国芯”。

  三、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企业创新

李世江同志在多氟多党建展厅.jpg

李世江同志在多氟多党建展厅

  作为一名老党员,李世江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将党建融合发展作为保障企业经济建设的“定海神针”。

  他在企业实施“红色”人才培养工程,把退伍军人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的技术骨干,把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现在,近200名优秀退役军人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在企业管理、技术、经营、生产、市场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为公司的科技创新开创了一条金光大道。

  创建党建与管理融合新模式,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任命需征求党委意见,接受党委指导和监督。公司党委与管理层“交叉任职、优势互补”,永葆党的先进性,在公司内部构筑了强大的红色堡垒,为党的建设树起了一面旗帜。2017年,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四、保持老兵本色 延续红色基因

  军人出身的李世江,心里有着割舍不断的军营情结。他要求企业在日常的招聘中,优先录用退役军人,尤其是每年9、10月份退役军人安置期,主动结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设立招聘专场,为退役军人建立就业通道、搭建创业平台,让曾经在国防建设中流血流汗的最可爱的人,在企业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释放更大的能量。截至目前,多氟多已累计接纳安置退役军人300多人,其中近上百人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组建了以退役军人为主要力量的基干民兵、消防救援、应急抢险分队等保障队伍,铸就了守护企业健康运转的钢铁长城。一大批优秀退役军人在工作岗位上,保持、发扬部队的先进性、好作风、好传统,建立起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增产增效、市场攻坚的红色堡垒。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是一支党性强、觉悟高、纪律严、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处处比奉献、比创新,时时比贡献、比担当,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永不褪色的是他心中的信念和融入血脉的价值底色。李世江连续坚持二十三年,每逢重大节日尤其是八一建军节,组织公司到地方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家中进行慰问,送上慰问品、慰问金,感谢部队官兵为祖国国防事业和社会安定的辛苦付出;特别是对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他都会以一个老兵的身份亲自送上深情的祝福,感谢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的无私奉献。

  在企业内部,每逢八一前夕,都会组织召开退役军人座谈会,不仅为大家送上节日的慰问,重温曾经的军旅岁月,更主要的是智慧碰撞,倾听来自不同岗位的退役军人对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为大家排忧解难,为退役军人创造更愉悦、轻松的工作氛围。

  五、热心公益事业 爱心回馈社会

  李世江认为,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良知与责任永远比金钱更重要。企业家要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要懂得把自己融入社会,要知道自己是来自于社会,最终回归社会。因此,在实现企业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同时,他不忘社会责任,从未停止热心公益的脚步。吸纳周边群众就业500余人,不仅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而且也有效地增加了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农民的收入,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结对子帮扶贫困山村-龙洞村,先后出资200余万元精准扶贫,建造修补房屋解决贫困农民住房难;铺设水泥路解决出行难,架设供水管线解决吃水难;帮助提供项目资金解决脱贫难;出资50万元帮助复康学校修建校舍、铺设道路;连续11年累计出资90万元金秋助学,帮助退役军人、贫困家庭子女解决上学难问题;向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捐赠500万元……二十多年来,捐赠、捐助和帮扶金额累积高达1000余万元。在他的影响下,公司上下形成了强烈浓厚的爱国拥军意识和爱心扶助氛围。

  付出终有回报,李世江先后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中国民营化工功勋企业家、国家现代企业管理创新一等奖、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最受尊敬的民营企业家、河南省技术创新先进个人、河南省工业创新特等奖、河南省第五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提名奖、焦作市十佳拥军优属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他还成为四十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的修订者和三十多项国家专利的第一发明人……